首页> 中文学位 >被建构的“中国形象”——《万里长城建造时》、《到灯塔去》和《人的境遇》中的“中国形象”分析
【6h】

被建构的“中国形象”——《万里长城建造时》、《到灯塔去》和《人的境遇》中的“中国形象”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欧洲文化自身建构下对“他者”的需求

(二)形形色色的“中国形象”

一、意象世界

(一)卡夫卡的“中国寓言”

(二)《万里长城建造时》式的臆想形象

(三)自我形象的参照对象

二、感知世界

(一)伍尔夫的“中国眼睛”

(二)《到灯塔去》式的符号形象

(三)行为意识的主观对照

三、再现世界

(一)马尔罗的“中国战斗”

(二)《人的境遇》式的反馈形象

(三)思想文化的主体对比

四、特定时期下“中国形象”特点分析

(一)时代的演变与形象的再塑

(二)集体想象与文学构成的融合

(三)思维方式的主观化与客观现实的疏离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欧美文学中,“中国形象”的塑造经过了由单一到丰富的过程。从早期的拥有丰富财富、具有高度文明的“乐园式”表述,发展到后期的充满原始气息、并且野蛮落后的“地狱”。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形象”逐渐清晰化。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格局的演变,欧洲人开始审视自身所存在的问题。随着“中国潮”在欧洲国家的兴起,欧洲人将视野投向了这个具有“神秘”色彩的国家,并且自觉地通过探究中国社会、阅读中国文献和体味中国传统思想来寻求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形象”不再是简单的国家形象,而是作者在塑造过程中构建成的一个全新的空间形象。这一形象是根植于作者自身的现实世界与中国真实情况所进行的“再塑造”。事实上,这种现象不只简单地运用在国家形象上,同样也运用在欧洲作家所描述的“中国人”形象当中。在刻画外貌与欧洲人外表相差甚远的“中国人”形象时,作者赋予了这一形象新颖的思维方式——与欧洲传统的思维方式不同,并且通过这一新的视野来认识问题,并检视自身国家民众的形象。同时,在描写人物命运的过程中,寻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说,塑造“中国形象”不仅让欧洲人加深了对中国的认识,同时也进行了换位思考,即以一种外在的思维方式来对欧洲内部的问题进行全新审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