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九州通基地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及防治研究
【6h】

山东九州通基地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及防治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发建设项目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干扰日趋严重。在开发建设时一定会扰动地表,破坏植被,随即产生的弃土弃渣便造成了人为的水土流失。人为水土流失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水土流失加剧的主要因素。这部分水土流失具有流失量大、集中突发性强、危害大等特点。如果不加以科学有效的治理,那么,将来的危害远胜于现在的受益。因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预测与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以山东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医药自动化分检、医药技术开发基地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变参径流系数法,对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等进行了预测。同时设计出相应合理的防治措施。为当地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预测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布设提供参考,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为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本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
   (1)通过计算得出现状年项目区年均地表径流量为0.48万m3,年均总土壤流失量为32.62t。
   (2)项目区扰动地表面积预测为2.8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2.8hm2;建设期项目区年均地表径流量为0.38万m3;在建设过程中不产生弃土、弃渣,但产生的临时堆放量及建筑垃圾约2.13万t;扰动地表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主要集中在主体工程建设的土建期内,建设期扰动地表可能产生土壤流失量为140.56t,与现状年同时期相比,预测新增的扰动地表土壤流失量为110.93t;建设期临时堆放产生的流失量为1065t,建设期新增土壤流失总量为1175.93t。
   (3)项目建成后,年均地表径流量为1.44万m3,比项目建设前的年径流量增加了0.96万m3,项目建成后运行一年土壤流失量为6.32t。
   (4)项目区因土石方开挖、运移等人为活动对地面的扰动强度很大,建设期引起的土壤流失最为严重。根据研究项目区水土流失的特点,采取三大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减少水土流失。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新建屋面雨水集蓄池、透水砼管、铺植草砖和舒布洛克透水地砖;植物措施有建设下凹式绿地、立面绿化、临时弃土区覆盖防尘网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可利用的促渗水量0.69万m3,建设期减少土壤流失量1050t,大大减少地表径流量,有效地将引起的水土流失危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社会、生态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