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本培育问题研究
【6h】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本培育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城镇化文献综述

1.3.2 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农村人力资本培育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2.1 农村人力资本培育理论概述

2.1.1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异同

2.1.2 农村人力资本培育界定

2.1.3 农村人力资本理论

2.1.4 农村人力资本培育途径

2.2 新型城镇化建设理论概述

2.2.1 城镇化理论概述

2.2.2 从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的转变

2.3 农村人力资本培育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路径

第3章 我国城镇化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本发展现状与问题

3.1 我国城镇化建设现状与问题

3.1.1 我国城镇化建设现状

3.1.2 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2 农村人力资本发展现状与问题

3.2.1 农村人力资本发展现状

3.2.2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发展存在的问题

3.3 农村人力资本培育不足阻碍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第4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本培育调查研究

4.1 农村人力资本培育影响因素

4.1.1 国家宏观因素

4.1.2 农民微观因素

4.2 农村人力资本培育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4.2.1 数据来源

4.2.2 调查问卷汇总

4.3 调查研究结论

第5章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本培育的对策建议

5.1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5.1.1 增加政府基础教育投资

5.1.2 增加城府对迁移人力资本投资

5.1.3 加大政府农业技术教育投资

5.2 加强农民自身培育

5.2.1 建立适应农民需求的培训体系

5.2.2 加强农民培训意识

5.2.3 完善培训内容

5.3 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医疗保障体系

5.3.1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5.3.2 完善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卫生室的建设

5.3.3 加强农村医疗队伍的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口号,标志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转变城镇化的发展方式,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不高,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障碍。农民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参与主体,只有提高农民素质,把巨大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才能提高农民务农和转移就业的能力,顺利完成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对农村人力资本培育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本文通过分析,得到农村人力资本存在文化程度较低、健康资本投入不足、农村劳动力投资少、人力资本外溢现象严重等问题,导致农民生产效率低下、技能性人才的缺乏、身体健康状况不良等阻碍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农村人力资本培育的影响因素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国家资金投入和社会保障等宏观因素,农民家庭收入、农民思想观念等微观因素的影响。根据实地调查,我们可以发现,被调查者的的文化程度不高、收入来源面较窄,收入不高,而且东中西部收入差距较明显。被调查者中外出务工的人比较多,但东中西部外出地点和所从事的行业也有巨大的差异。东部大部分外出务工者地点在省内,且大多从事服务业等较为轻松的行业,而中西部大部分外出务工者务工地点大多在省外,尤其是在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大多从事建筑业等体力活行业。在解决对策方面,首先是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不仅要加大政府基础教育的投资,还要加大对农业技术教育的投资,而且还应该重视对迁移人力本的投资;其次是要加强农民自身的培育,要建立适应农民需求的培训体系、加强农民培育意识,还要完善培训内容:最后要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医疗保障体系,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卫生室的建设以及加强农村医疗队伍的建设,保证农村人力资本的健康,从而加强农村人力资本的培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