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衡南县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6h】

衡南县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2 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

2.1 县城及城乡的定义

2.2 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

2.3 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径

2.4 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实践意义

3 衡南县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衡南县概况

3.2 衡南县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现状

3.3 衡南县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3.3.1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差距大

3.3.2 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距大

3.3.3 城乡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

3.3.4 城乡民主和法制建设存在差距

3.3.5 城乡教育与文化建设存在差距

4 衡南县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调原因分析

4.1 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原因

4.2 农村居民增收难度大

4.3 自然条件禀赋相对较差

4.4 城乡产业结构失调

4.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

5 促进衡南县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

5.1 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增长

5.1.1 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

5.1.2 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

5.1.3 增加农村居民农民财产性收入

5.2 努力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

5.2.1 营造良好的社会保障外部环境

5.2.2 加大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

5.3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5.3.1 发展县域特色产业

5.3.2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5.3.3 发展现代城乡服务业

5.4 完善城乡民主法制建设

5.4.1 完善城乡民主法制相关制度

5.4.2 加强城乡法律服务和援助

5.4.3 加强城乡居民民主法治意识的培养

5.5 加大农村教育文化投入统筹城乡教育文化发展

5.5.1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

5.5.2 加强农村文化产业投入

5.5.3 推进城乡教育文化供给制度改革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使国民经济的发展稳中求胜;社会结构的变化,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亿万人民从吃饭都成问题到逐渐奔向小康。在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新矛盾,这些矛盾主要表现为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衡南县处于湖南衡阳的不发达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其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尤为明显,因此,研究衡南县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是很必要且迫切的。
  本文根据国外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以衡南县为例,通过对衡南县城乡发展现状的梳理,探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城乡民主和法制建设存在较大差距,城乡组织严重断裂;城乡教育存在极大差距;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差距很大;城乡产业结构变动不协调,投资结构失衡;城乡社会保障存在极大差距。进而探讨了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相关机制缺失;农村居民缺乏有效的组织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采取统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努力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城乡民主发展建设、加强农村教育文化投入促进衡南县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