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影响的研究
【6h】

中国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关于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概念及内涵的相关研究

1.2.2关于软实力与硬实力关系的相关研究

1.2.3关于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影响的相关理论研究

1.2.4关于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影响的相关实证研究

1.2.5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案

1.3.1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1.3.2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3.3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影响的机理分析

2.1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构成要素

2.1.1文化软实力内涵与构成要素

2.1.2经济硬实力内涵与构成要素

2.2基于文化视角的经济增长理论回顾

2.2.1国外相关研究理论

2.2.2国内相关研究理论

2.3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影响的机理分析

2.3.1文化软实力指导经济硬实力发展方向

2.3.2文化软实力凝聚经济硬实力发展力量

2.3.3文化国内软实力提高经济硬实力科技含量

2.3.4文化对外软实力拓展经济硬实力发展渠道

第三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发展状况

3.1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

3.1.1中国文化国内软实力发展状况

3.1.2中国文化对外软实力发展状况

3.2中国经济硬实力发展现状分析

3.2.1国内经济发展状况

3.2.2就业发展状况

3.2.3国际贸易发展状况

3.2.4国际投资发展状况

第四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4.1变量选取、数据说明及模型的构建

4.1.1文化软实力变量的选取

4.1.2经济硬实力变量的选取

4.1.3数据说明与模型构建

4.2中国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主成分分析

4.2.1主成分分析的模型

4.2.2 主成分分析法的主要步骤

4.2.3模型评价

4.3中国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4.3.1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协整检验分析

4.3.2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4.3.3实证小结

第五章 研究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5.1研究主要结论

5.1.1中国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均处于上升态势

5.1.2中国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5.1.3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5.2 发展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硬实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5.2.1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为提升经济硬实力提供精神动力

5.2.2 增强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能力,助推经济硬实力发展

5.2.3加大文化创新力度,塑造中国品格

5.2.4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增强国际影响力

5.2.5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一国综合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经济是硬实力的物质基础,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随着知识经济的逐渐兴起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不再单单是经济硬实力的较量,转而成为综合实力的竞争。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成为推动中国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硬实力的必然选择。
  本文首先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对相关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基于本国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思想价值等文化因素在本国国内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动员力以及通过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对世界他国产生的渗透力、扩张力和吸引力。经济硬实力是指一国对内充分利用国内资源提升经济发展能力,对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从而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的能力,反映了一国的国际经济综合实力。其次,梳理了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文献,重点对软、硬实力之间产生影响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本文认为文化软实力在指导经济硬实力发展方向、凝聚经济硬实力发展力量、提高经济硬实力科技含量和拓展经济硬实力发展渠道等方面发挥着作用影响。再次,对我国文化软实力影响经济硬实力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通过构建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19.0工具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文化软实力、文化国内软实力、文化对外软实力、经济硬实力4个变量的综合评价值;依据评价值分析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文化对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的影响小于文化国内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的影响;3.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中,文化软实力是经济硬实力的原因,二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文化对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的促进作用是短期的。
  最后,本文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以提升经济硬实力的一些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