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可吸收线(快薇乔4/0)连续缝合家兔头皮与普通慕丝线(4/0)间断缝合的优劣对照研究
【6h】

可吸收线(快薇乔4/0)连续缝合家兔头皮与普通慕丝线(4/0)间断缝合的优劣对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结果

第四章讨论

附图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人工合成可吸收缝合线外科临床应用研究

致谢

展开▼

摘要

实验目的:通过家兔动物实验,对照头皮双侧切口分别应用可吸收缝合线连续缝合与普通丝线间断缝合的优劣。对于临床上全面应用新的手术缝合方式提供参考和帮助。 材料与方法:强生公司产快薇乔缝线(4/0)产品类型W9918和强生公司产慕丝线4/0为主要实验材料,以成年家兔50只为实验动物,实验方法:备皮麻醉后,常规消毒于家兔头颅顶部正中纵行线在其两侧平行间隔1cm各选取一切口,切口长度3-4cm,同一家兔双侧切口等长。分别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全层对称切开,彻底止血后,左侧切口采用普通慕丝线(4/0)头皮全层间断缝合,右侧使用快薇乔缝线(4/0)皮下皮内分层连续缝合。术后进行同步观察,并分批做缝线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项指标。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两独立样本比率的卡方检验,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一期观察指标(术后14天,第15天): 1)统计结果显示2组感染率之间统计学上没有明显差异(x<'2>=1.963,P>0.05)。 2)两组炎症反应指标存在有统计学差异,薇乔线在皮层及皮下组织内造成的炎症反应要较慕丝线轻(P=0.02 0.01=4.320.01:4.32 P>0.05)。 5)统计学结果示在第15天时,慕丝线缝合切口平均瘢痕宽度明显大于快薇乔线缝合切口组,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4 P<0.01)。 二期观察指标(术后42天,第43天) 1)两组之间的皮下组织(包括帽状腱膜)裂开率没有统计学差异(x<'2>=1.033P>0.05)。 2)慕丝线缝合切口平均瘢痕宽度大于快薇乔线缝合切口组,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9 0.05>P>0.01)。 3)快薇乔线缝合切口组缝线的缝线吸收率方面明显高于慕丝线缝合切口组(x<'2>=22.82 P<0.01)。 4)慕丝线缝合切口组的皮层组织病理切片下良好愈合率显著低于快薇乔线缝合切口组(x<'2>=27.09 P<0.01)。 结论: 1.使用可吸收线(快薇乔4/0)缝合头皮相较于慕丝线可以减轻术后伤口的炎症反应。 2.在缝合切口感染率方面快薇乔线与慕丝线没有统计学的差异。 3.使用可吸收缝合线(快薇乔4/0)缝合头皮的1/甲愈合率要高于使用丝线(慕丝4/0)。 4.采用可吸收缝合线(快薇乔4/0)皮下,皮内连续缝合头皮在切口缝合牢固方面(包括表层和皮下层),愈合情况与常用丝线(慕丝4/0)间断缝合没有区别。 5.采用可吸收缝合线(快薇乔4/0)皮下,皮内连续缝合头皮,可以减少缝线不良反应如异物肉芽肿,缝线瘘管的发生。 6.使用快薇乔线缝合头皮较之慕丝线,伤口瘢痕形成小,伤口更为美观. 7.使用可吸收线(快薇乔4/0)缝合头皮,其预计时间组织吸收,无须拆线的特点应用于临床有利于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