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城乡统筹的新农村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6h】

基于城乡统筹的新农村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新农村规划产生的背景

1.1.1历史背景

1.1.2现实背景

1.2目前新农村规划存在的问题

1.2.1概念模糊,对新农村的规划认识不足

1.2.2新农村的规划理论欠缺、规划编制不规范

1.2.3规划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研究不够

1.2.4对村庄发展的模式和特色研究过少

1.2.5规划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1.3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研究的内容与重点

1.4.1研究内容

1.4.2研究重点

1.5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5.1研究思路

1.5.2研究方法

第二章国内外新农村规划研究的现状

2.1国外研究的现状

2.1.1韩国的新村运动——政府推动的韩国模式

2.1.2日本的造村运动——中介组织推动的日本模式

2.1.3德国的新农村——农村工业化带动的德国模式

2.1.4美国的新农村——城市化带动的美国模式

2.2国内研究的现状

2.2.1浙江的新农村——浙江模式

2.2.2江西省赣州新农村——赣州模式

2.2.3贵州遵义新农村——遵义模式

第三章城乡统筹下新农村规划的理论渊源

3.1建国之初—一改革开放前:农业基础论

3.2改革开放——上世纪90S:农业政策定位

3.3上世纪90S——十七大前:以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

3.4“十七大”关于农村的新思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5 小结

第四章新农村规划的基础理论

4.1聚落地理学

4.2中心地理论

4.3乡村地理学

4.4生态学理论

4.5“反规划”理论

4.6城乡一体化理论

第五章新农村整体规划的结构体系探讨

5.1新农村规划的编制方法尚未形成自身完整的体系

5.2现行规划编制中新农村的有关定义

5.3村庄、居民点术语重新界定

5.4新农村整体规划的结构体系

第六章新农村规划类型及典型模式的探讨

6.1按经济条件分类

6.1.1经济发达地区

6.1.2经济欠发达地区

6.1.3经济落后地区

6.2按地理条件分类

6.2.1平原地区

6.2.2丘陵地区

6.2.3山区地区

6.3与城镇关系

6.3.1城(镇)郊型

6.3.2一般型

6.4 小结

第七章新农村规划的实践探索

7.1沅江市域村镇体系规划

7.1.1背景

7.1.2市域概况

7.1.3村镇体系发展的区域分析

7.1.4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7.1.5城镇化水平预测与村镇体系结构

7.1.6经济区划与中心城镇发展

7.1.7村庄布点规划

7.1.8典型村庄产业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模式分析

8.1.9 小结

7.2城(镇)郊型村庄规划—长沙县青山铺镇黄鹄村

7.2.1村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7.2.2统筹规划研究

7.2.3小结

第八章结语

8.1主要研究结论

8.2研究特色与创新

8.3研究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从新农村规划的理论、方法、内容上进行了探讨。首先,在规划的理论上,将地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的聚落地理学、中心地理论、乡村地理学、生态学理论、反规划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引入新农村规划,作为充实新农村规划的理论。其次,在方法上,从城乡统筹的角度考虑新农村规划的编制。最后,在新农村规划的内容上进行探索:探索了新农村的整体规划结构体系;探索、梳理和总结了按经济条件(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地区)、地理条件(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山区地区)、与城镇的关系(城(镇)郊型、一般型)三种类型来划分的新农村规划产业发展的十二种典型模式和空间布局的十五种典型模式。最后,在沅江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和长沙县青山铺镇黄鹄村村庄规划的实践中加以探索运用。

著录项

  • 作者

    易纯;

  •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大学;
  • 学科 建筑与土木工程 城市规划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铌,张兆书;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农村乡镇规划;
  • 关键词

    农村规划; 城乡统筹; 城镇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