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动态物流联盟运作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6h】

动态物流联盟运作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 论

1.1研究背景

1.1.1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1.1.2动态联盟: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趋势

1.1.3我国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的特殊必要性与现实可行性

1.1.4问题的提出

1.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动态联盟研究现状

1.2.2虚拟物流及虚拟物流企业研究现状

1.2.3研究现状述评

1.3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内容结构

1.3.1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4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论文研究目的

1.4.2论文研究意义

第二章 动态物流联盟的理论基础

2.1动态物流联盟的内涵、特征与比较优势

2.1.1动态物流联盟的内涵与特征

2.1.2动态物流联盟的生命周期

2.1.3动态物流联盟的比较优势

2.2相关概念的区分

2.3动态物流联盟产生动因的理论解释

2.3.1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解释

2.3.2基于价值链理论的解释

2.3.3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解释

2.3.4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解释

2.3.5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方法研究

3.1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策略

3.1.1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的分类

3.1.2动态物流联盟经纪人的设立与运作方式

3.1.3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四阶段模型

3.2基于核心能力和关系理论的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的初选

3.2.1合作伙伴核心能力定性识别的递阶层次归纳法

3.2.2基于模糊语言的合作伙伴核心能力定量评价方法

3.2.3关系理论在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初选中的应用

3.3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局部优选方法研究

3.3.1动态物流联盟伙伴选择的半结构化模糊决策模型

3.3.2多时段下合作伙伴选择的混合指标层次模糊决策模型

3.3.3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模型

3.3.4合作伙伴选择的不确定语言多属性群体决策模型

3.4最优合作伙伴组合确定的混合目标模糊优选动态规划方法

3.4.1模型描述

3.4.2混合目标模糊优选动态规划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态物流联盟组织模式研究

4.1动态物流联盟的组织模式要求及影响因素

4.1.1动态物流联盟组织模式的要求

4.1.2生命周期对动态物流联盟组织模式的影响

4.2基于生命周期的动态物流联盟组织模式选择

4.2.1动态物流联盟的基本组织模式及适用条件分析

4.2.2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物流联盟组织模式

4.2.3动态物流联盟组织模式组合方案及其前提条件与适用范围

4.3以物流任务为导向的动态物流联盟组织结构设计

4.3.1动态物流联盟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4.3.2动态物流联盟组织结构设计流程

4.3.3以任务为导向的动态物流联盟组织拓扑结构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态物流联盟合作契约的设立

5.1动态物流联盟契约形式的选择

5.1.1动态合同、风险合同的内涵与特征

5.1.2动态物流联盟契约网络体系的建立

5.2基于期权分析方法的动态物流联盟合同条款设计

5.2.1动态物流联盟合同条款分析

5.2.2价格下限保护条款的设立

5.2.3价格上限保护条款的设立

5.3动态物流联盟协议中违约金比率的确定

5.3.1存在价格下限条款时违约金比率的确定

5.3.2存在价格上限条款时违约金比率的确定

5.3.3固定价格合同下违约金比率的确定

5.4动态物流联盟协议中动态检查条款的设立

5.4.1风险合同中的动态检查条款

5.4.2动态合同中的动态检查条款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利益分配研究

6.1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的原则、要素及模式

6.1.1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的原则

6.1.2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的要素

6.1.3基于分类的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模式选择

6.2产出分享模式下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方法

6.2.1考虑投资额大小的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

6.2.2合作博弈理论在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中的应用

6.2.3考虑风险的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

6.2.4基于满意度的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综合集成方法

6.3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方案的协调模型

6.3.1不对称的Nash协调利益分配模型

6.3.2基于满意度的不对称Nash协调利益分配模型

6.3.3基于群体的加权重心利益分配模型

6.4本章小结

第七章 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间的信任关系管理

7.1动态物流联盟中的相互信任关系及形成的必要性

7.1.1动态物流联盟信任的内涵、特点及划分

7.1.2动态物流联盟中合同控制的不足与缺陷

7.1.3动态物流联盟伙伴间信任关系的博弈论分析

7.1.4信任在动态物流联盟中的重要作用

7.2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的产生机制

7.2.1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7.2.2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的“过程型”产生机制

7.2.3以制度为基础的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产生机制

7.3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的构建模式

7.3.1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构建的复杂性

7.3.2“关系”模式与“信誉”模式及其建立条件

7.3.3基于成本-收益法的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构建模式选择

7.4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的保障措施

7.4.1动态物流联盟信誉认证与评审机制的建立

7.4.2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内部环境的建立

7.4.3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外部环境的建立

7.5本章小结

第八章 动态物流联盟成员绩效与整体绩效的考核与评价

8.1动态物流联盟成员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8.1.1动态物流联盟成员企业绩效考核的特征

8.1.2动态物流联盟成员企业绩效考核博弈分析

8.1.3动态物流联盟成员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框架与考核流程

8.1.4动态物流联盟成员企业绩效考核模糊协同求解

8.2面向全生命过程的动态物流联盟整体绩效评价

8.2.1动态物流联盟整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8.2.2动态物流联盟整体绩效的动态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8.3本章小结

第九章 实证分析:深圳S物流有限公司组建动态合作网

9.1背景介绍

9.2动态合作网的实施要点

9.2.1伙伴企业的选择

9.2.2组织结构设计

9.2.3合同的监控与激励

9.2.4合作绩效的考核与评价

9.2.5利益分配方案的确定

9.3效果分析

9.4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本文的基本结论

10.2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0.3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动态物流联盟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新型的物流企业管理与组织模式。我国加入WTO后,物流服务领域呈现出了新的竞争态势。面对激烈的物流市场竞争和高标准的物流市场要求,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意识到单凭自身内部资源的整合已经难以把握迅速变化的物流市场机遇。而动态物流联盟作为物流企业间资源整合的有效手段,因其在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突出优势,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有效把握新形势下物流市场机遇的现实选择。 动态物流联盟是动态联盟理论在物流领域的扩展,其蕴藏在管理层面上的许多关键问题还远未得到充分的考虑和解决,如动态物流联盟形成的理论基础、合作伙伴的选择与优化、组织模式的设计、合作契约的设立、信任关系管理、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以及联盟绩效的考核与评价等。论文以动态物流联盟生命周期为主线,以关键问题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和数理技术对动态物流联盟构建与运作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与深入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操作性较强的动态物流联盟构建与运作管理理论框架,这对推动我国物流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论文首先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目前物流产业的竞争格局,指出在目前的产业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走合作发展的道路,而建立有效的动态物流联盟是我国物流企业迅速提升竞争优势的最佳方式。详细论述了动态物流联盟是当前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最有效的组织安排,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动态物流联盟具有特殊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 (2)动态物流联盟形成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动态物流联盟的内涵、特征及比较优势,并对动态物流联盟生命周期进行阶段划分;运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价值链理论、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交易费用理论等经济学原理对动态物流联盟产生的原因和机理进行解释。 (3)论文探讨了动态物流联盟构建的关键问题。在对合作伙伴进行分类并设立动态物流联盟经纪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四阶段过程模型:预备阶段、初选阶段、局部优选阶段和整体优化阶段,并在各阶段建立了相应的数理模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动态物流联盟对组织模式的要求及影响因素,继而提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物流联盟组织模式,给出了动态物流联盟从始至终整个生命过程可以选择的组织模式方案组合,且设计了一种以物流任务为导向的动态物流联盟混合型组织拓扑结构:建立了动态物流联盟契约网络体系,设计价格下限/上限保护条款、动态检查条款,并确定合理的违约金比率;对几种常见的利益分配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分类的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模式,并建立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的两阶段过程模型,实现了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的协调。 (4)论文对动态物流联盟运作管理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动态物流联盟相互信任关系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利用博弈理论论证了动态物流联盟中相互信任关系形成的必要性,深入剖析了信任在动态物流联盟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的产生机制;探讨动态物流联盟相互信任关系的建立模式和措施。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动态物流联盟绩效考核中盟主企业与成员企业之间的行为策略,设计了一种动态的绩效考核方法--动态物流联盟成员企业绩效协同模糊考核系统;建立了动态物流联盟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相应指标的量化分析;并以动态的观点,结合模糊集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提出基于动态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动态物流联盟整体绩效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应用实例分析。 论文针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对动态物流联盟构建与运作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实现了动态联盟思想与现代物流管理的有效结合,为现代物流企业组建动态物流联盟提供理论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