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护理专业大学生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的调查研究
【6h】

护理专业大学生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的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1.1资料来源

2.1.2疼痛处理量表(PMS)的翻译

2.2研究方法

2.2.1研究设计类型

2.2.2研究工具

2.2.3资料收集

2.2.4质量控制

2.2.5统计学处理方法

第三章结果

3.1一般资料

3.2中文版疼痛处理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3.2.1描述性统计分析

3.2.2量表的信度分析

3.2.3量表的效度分析

3.3护理专业大学生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的分析结果

3.3.1护生对患者疼痛及其处理的一般看法

3.3.2计划行为理论各维度的得分结果

3.3.3建立护理大学生对麻醉性镇痛药给药行为的预测模型

3.4护理专业大学生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的相关因素

3.4.1不同学历护生疼痛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的比较

3.4.2不同家庭地址护理大学生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的比较

3.4.3是否有肿瘤科实习经历的护理大学生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的比较

3.4.4是否有手术室实习经历的护理大学生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的比较

3.4.5是否有较深刻疼痛经历的护理大学生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的比较

3.4.6在校期间是否接受过疼痛知识教育的护理大学生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的比较

3.4.7实习期间是否接受过疼痛知识培训的护理大学生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的比较

第四章讨论

4.1量表的可行性及信效度检验

4.1.1可行性分析

4.1.2量表的信度分析

4.1.3量表的效度分析

4.1.4小结

4.2护理专业大学生疼痛处理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的状况

4.2.1护理专业大学生对疼痛和疼痛处理的一般看法

4.2.2护生对麻醉性镇痛药给药的态度、控制、主观规范和行为打算

4.2.3护理大学生对麻醉性镇痛药给药的行为的预测模型

4.2.4影响护生疼痛知识、态度和行为倾向的相关因素

4.2.5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护理人员疼痛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翻译和初步评价疼痛处理量表(PMS);通过调查了解国内护理专业大学生对疼痛处理的知识、态度,特别是对麻醉性镇痛药的给药倾向现状,并探讨护理人员给疼痛患者使用麻醉性镇痛药这一“行为打算”的决定性因素。 方法:将英文版的PMS翻译为中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用PMS量表对湖南省两所省级医院的护理专业实习生包括本科生和大专生456例进行测试,间隔2个星期后,按照同样方法对其中31例进行重复测量,收集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PMS量表的信效度分析;统计描述分析;多元回归路径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 结果:⑴PMS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0.73,各维度α值为0.56~0.80,其中两个维度的α值低于0.60;两次测量之间各维度积差相关系数0.549~0.746(P<0.05),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内容效度CVI值0.93;“行为打算”和其它五个维度之间相关系数-0.017~0.432,维度之间存在低到中度相关,说明各维度和“行为打算”之间既各自相对独立又相关。⑵456名护理大学生PMS量表各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直接态度21.13分、间接态度0.69分、主观规范1.10分、直接控制-2.55分、间接控制4.98分、行为打算-0.94分,其中“直接控制”和“行为打算”维度的得分均为负数,表明我国护理大学生对疼痛的处理和麻醉性镇痛药的给药态度比较消极;“直接控制”是“行为打算”最强的预测因子(r=0.397,P<0.001),其次是“间接态度”(r=0.185,P<0.001)。⑶本科学历护生“间接控制”维度的得分高于大专学历护生(P<0.05),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疼痛知识教育的护生“直接态度”和“直接控制”维度得分高于接受过疼痛知识教育的护理大学生(P<0.05),没有肿瘤科实习经历的护生“间接控制”维度得分高于有肿瘤科实习经历的大学生(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①本研究翻译的疼痛处理量表信效度尚可,但是要在国内进行广泛使用,还需进一步完善和修订。②护理大学生对疼痛处理认识上存在很多误区,对麻醉性镇痛药给药态度消极,例如不能正确认识患者疼痛主诉、麻醉性镇痛药的疗效等。③有高度“直接控制”的护生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对患者疼痛的处理会更积极,疼痛护理教育应提高护理人员对自身在疼痛护理中的职能的认识,提高其对疼痛处理的自我效能感。④疼痛知识教育、肿瘤科实习经历对护生疼痛处理的认识有一定影响,疼痛护理教育应注重对护理人员疼痛处理新观念和新知识的培育,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疼痛管理意识和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