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冠脉综合征院前急救现状调查及分析
【6h】

急性冠脉综合征院前急救现状调查及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随着《2005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的颁布,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院前急救治疗方案在全世界急诊领域学者中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可。本次研究拟通过对我国ACS院前急救进行调查,并对ACS院前治疗效果进行多中心的比较研究,了解目前我国ACS院前救治的综合水平、我国ACS院前急救对《2005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关于ACS院前急救的依从性、四种院前急救模式之间的差异以及影响.ACS院前急救治疗效果的因素。
   方法:采用目标人群的横断面研究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用自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院前救治效果调查表收集资料,根据对中南大学附属海口医院急诊科的预调查结果来估计本次研究所需的样本量。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在全国范围的四种急救模式中抽取13家单位,共收集符合研究条件的病例272例,有效表格260例。所以原始数据收集表格均经专业培训的院前医师填写,统一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结果:①本组研究院前急救出车距离以10Km为轴线呈正态分布,呼救反应时间以8min为轴线呈正态分布。在ACS院前初步处置中,应用阿司匹林比例为10.2%、应用镇静镇痛药物的比例为3.9%、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的比例为61.3%,应用院前心电图的比例为71.4%。②本组研究四种急救模式的比较中,指挥型和依托型在出车距离的比较有显著差异(4.3±2.1 vs11.6±31.0,P<0.05)。指挥型和院前型、依托型在呼救反应时间的比较有显著差异(22.2±37.3 vs65.6±51.7,75.1±84.9,P<0.05)。指挥型和独立性、依托型在呼救到达时间的比较有显著差异(9.8±1.1 vs7.9±3.5,7.6±6.4,P<0.05)。在建立静脉通道上,独立型(100%)、院前型(100%)与指挥型(37.9%)、依托型(71.2%)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在应用阿司匹林上,院前型(24.6%)与其他三型(10%,4.2%,4.5%)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在应用硝酸酯上,独立型(80%)与院前型(52.3%)、依托型(53%)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在应用院前心电图上,独立型(89.7%)、院前型(89.2%)与指挥型(64.2%)、依托型(56.1%)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③在ACS院前治疗效果的观察中,ACS院前急救的总有效率为48%。心脏骤停后持续自主循环恢复比例为10.5%。给予硝酸酯类药的有效率为62.4%,给予镇静镇痛药物的有效率为80%。在治疗效果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中,独立型急救模式、给予硝酸酯类药物和口服给药进入回归方程,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①本组研究ACS的院前急救在正确危险分级、应用阿司匹林、镇静镇痛药物、硝酸酯类药物和院前心电图方面对《2005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关于ACS院前初步处置的依从性不高。②本组研究四种院前急救模式的比较中,独立型在ACS的院前急救中的治疗效果最好,院前型的现场初步处置做的最好。③本组研究在对ACS的院前救治中,给予硝酸酯类药物和口服给药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帮助最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