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油橄榄果渣中山楂酸的提取分离研究和结构表征
【6h】

油橄榄果渣中山楂酸的提取分离研究和结构表征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对我国陇南地区引种的油橄榄(Olea europaea L.)中山楂酸(Maslinic acid,MA)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油橄榄果渣以及油橄榄叶中山楂酸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测定方法,并对所得的山楂酸单体通过UV、IR、1H-NMR.13C-NMR、MS等分析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理论分析和结果表明:
   1.山楂酸的提取。运用正交设计得到了溶剂提取法提取油橄榄果渣和油橄榄叶中山楂酸的最佳实验条件:在80℃下,用90%(v/v)乙醇溶液提取4h,液料比为20∶1。油橄榄果渣和油橄榄叶中山楂酸的提取量分别达到4.78mg和5.24mg。与溶剂提取法相比,超声提取耗时短,但提取量较低;而索氏提取法提取量较高,但是耗时长且不利于工业上进行放大生产。
   2.山楂酸的分离纯化。以正己烷脱脂处理油橄榄果渣提取物,用石油醚对油橄榄叶提取物进行脱除叶绿素的处理。然后通过硅胶柱层析对果渣和叶子提取物进行初步分离,得到山楂酸和齐墩果酸粗品,再通过重结晶进行纯化。山楂酸的含量由提取物中的17.65%上升到54.2%,收率为51.6%。对其重结晶进一步纯化后,山楂酸含量为86.98%,而齐墩果酸得到纯度较高的单体,在乙醇溶液中出现针状结晶。对重结晶山楂酸采用制备液相色谱进行精制,得到高纯度的单体(≥97%)。
   3.山楂酸的测定和结构表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油橄榄果渣和橄榄叶提取液和分离纯化中间产物进行分析(定量、定性分析),并在硅胶柱层析时结合使用了薄层色谱(TLC)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实验确定HPLC分析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1%Hac溶液(88∶12,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λ=215nm;柱温,25℃。山楂酸在3.15~36.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采用UV、IR、1H-NMR、13C-NMR、MS等分析手段确定从油橄榄果渣和橄榄叶中分离得到了山楂酸单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