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激励机制下的建设工程监理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6h】

激励机制下的建设工程监理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激励理论研究现状

1.2.2 国内激励理论研究现状

1.2.3 国外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现状

1.2.4 国内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监理激励机制基本原理

2.1.1 激励与激励机制

2.1.2 业主与监理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2.1.3 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2.2 建设工程监理服务质量理论

2.2.1 服务质量理论

2.2.2 建设监理服务特征

2.2.3 建设监理服务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设工程监理激励机制研究

3.1 对委托-代理问题的激励方式分析

3.1.1 显性激励

3.1.2 隐性激励

3.2 建设工程监理激励报酬设计

3.2.1 监理取费的方法

3.2.2 基于业主与监理单位委托代理关系的激励系数分析

3.2.3 挣值法简介

3.2.4 激励报酬模型

3.3 建设工程监理激励环境构建

3.3.1 法规环境

3.3.2 市场环境

3.3.3 经济环境

3.3.4 信用环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设工程监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立

4.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与步骤

4.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1.2 评价指标选取的步骤

4.2 建设工程监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

4.2.1 影响监理服务质量的因素分析

4.2.2 工程建设监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选取

4.2.3 基于WBS的监理实务工作质量指标分解

4.3 建设工程监理服务质量指标权重的确定

4.3.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4.3.2 AHP方法简介

4.3.3 熵权法简介

4.4 建设工程监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4.4.1 灰色理论简介

4.4.2 基于灰色白化权函数的评价模型建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设工程监理服务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5.1 工程概况

5.2 工程合同概述

5.3 建设工程监理服务质量评价

5.3.1 综合评分细则

5.3.2 指标权重确定

5.3.3 基于灰色理论的建设工程监理服务质量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从1988年我国推行建设监理制度以来,建设工程监理对我国的基础建设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有效保证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随着监理行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被逐渐暴露出来,由于业主与监理单位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监理单位在履约过程中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谋取私利对业主的利益造成损失。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以降低业主遭受来自监理单位的道德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显性与隐性两方面研究对监理单位的激励,并着重探讨了从构建监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来加强对监理单位的隐性激励。
   本文在显性激励部分,根据业主与监理单位的委托-代理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通过求解数学模型对最优激励系数进行了分析,然后运用挣值法建立了最优激励报酬模型。在隐性激励部分,提出从法规、市场、经济、信用四个方面构建激励环境的思想以规范市场、加强竞争从声誉激励的角度加强对监理单位的激励。在建立信用环境部分,本文提出应加快建立行之有效的建设工程监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使监理单位的过往服务业绩成为评价监理单位信用情况的有效手段,从而促进监理行业的优胜劣汰,达到激励效果。

著录项

  • 作者

    贺盛炎;

  •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大学;
  • 学科 土木工程规划与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廖群立;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712.2;TU716;
  • 关键词

    基本建设; 工程监理; 建立质量; 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