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集疏运系统背景下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规划与评价研究
【6h】

集疏运系统背景下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规划与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1.2.1 铁路运煤集疏运系统

1.2.2 运煤铁路基础设施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理论基础

1.4.1 协同学理论

1.4.2 供应链管理理论

1.4.3 综合运输一体化理论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具备的条件

第二章 铁路运煤集疏运系统的内涵与构成分析

2.1 铁路运煤集疏运系统的内涵与发展动因

2.1.1 集疏运系统概述

2.1.2 铁路运煤集疏运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2.1.3 铁路运煤集疏运系统的发展动因

2.2 铁路运煤集疏运系统的构成要素

2.2.1 基础设施

2.2.2 辅助设施

2.2.3 大宗货物——煤炭

2.2.4 集疏运路网设施

2.2.5 煤炭货运集疏运站点

2.2.6 煤炭货物装卸储存设备及组织

2.2.7 运输装备

2.2.8 通信传输平台

2.2.9 运输组织

2.2.10 运营模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运煤铁路基础设施的规划

3.1 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规划的依据与目标

3.1.1 规划原则

3.1.2 规划依据

3.1.3 规划目标

3.1.4 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因素分析

3.2 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

3.2.1 运煤铁路的运量分析

3.2.2 运煤铁路的经济性分析

3.3 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规划的内容

3.3.1 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路网规划

3.3.2 运煤铁路基础设施项目规划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运煤铁路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

4.1 运煤铁路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的策划

4.1.1 项目实施的环境调查

4.1.2 项目实施的目标分析与再论证

4.1.3 项目实施的组织策划

4.1.4 项目实施的合同策划

4.1.5 项目实施的目标控制策划

4.1.6 项目实施的技术与经济策划

4.2 运煤铁路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的组织与管理

4.2.1 构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

4.2.2 加强设计管理

4.2.3 规范招标管理

4.2.4 强化合同管理

4.2.5 严格目标控制措施

4.2.6 高度重视工程接口管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运煤铁路基础设施项目综合评价

5.1 运煤铁路基础设施综合评价的内涵与实施步骤

5.1.1 综合评价的内涵

5.1.2 综合评价的目标和特点

5.1.3 综合评价的实施步骤

5.2 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1 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与思路

5.2.2 项目过程评价内容与指标

5.2.3 经济效益评价内容与指标

5.2.4 影响评价内容与指标

5.2.5 可持续性评价内容与指标

5.2.6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及优化

5.3 基于模糊灰色理论的综合评价

5.3.1 评价方法选择

5.3.2 综合评价实施过程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实证分析

6.1 A集团概况及其集疏运系统构成

6.1.1 A集团概况

6.1.2 A集团铁路运煤集疏运系统构成要素分析

6.2 A集团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规划

6.2.1 规划的原则与目标

6.2.2 规划的影响因素分析

6.2.3 运量分析

6.2.4 路网规划

6.2.5 SH铁路扩能改造项目规划

6.3 SH扩能改造项目的实施及其成效

6.3.1 SH铁路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的策划

6.3.2 SH铁路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的组织与管理

6.4 SH铁路扩能改造项目综合评价

6.4.1 评价体系

6.4.2 综合评价指标分析

6.5.3.综合评价的实施

6.5.3 评价总结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运煤铁路基础设施项目评价指标调查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我国区域经济、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的特点以及能源、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状况,决定了铁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然而,我国铁路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骨干和运输主力,其路网分布不均衡的状况较为突出。三西地区煤炭外运急剧膨胀导致运能紧张,并且大能力外运通道缺乏,严重影响我国能源发展战略。
   本文以煤炭这一独特能源为视角,在集疏运系统背景下探讨我国运煤铁路基础设施的规划、实施、管理与评价问题,并以我国大型国有煤炭企业A集团的铁路运煤集疏运系统及其主要运煤铁路SH线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我国能源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本文依据供应链管理、协同学和综合运输一体化理论探讨了铁路运煤集疏运系统的内涵、特征、发展动因以及构成要素。通过构成要素分析,指出运煤铁路基础设施是铁路运煤集疏运系统的首要规划要素。
   接着基于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依据及目标,分析了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因素,从运量和经济性两个方面对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规划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运量分析主要是在运煤铁路的需求及供给分析基础上,对运煤铁路的货运量进行预测;经济性分析主要从成本、价格及规模经济性的角度对运煤铁路规划的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从路网规划及项目规划两个方面论述了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规划的内容。
   在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规划的基础上,从项目实施的策划及项目实施的组织与管理两方面,论述了运煤铁路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构建了运煤铁路基础设评价的基本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灰色评价法对运煤铁路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实证分析了A集团铁路运煤铁路基础设施的规划和SH线扩能改造项目的实施与评价,验证了理论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