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需求分析的农林类高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置探究
【6h】

基于需求分析的农林类高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置探究

代理获取

摘要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也称专门用途英语,它是指与某种特定的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多,社会越来越需要既掌握专业技能又具有良好英文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国教育部高教司,2007)指出:“大学生应该首先完成初级阶段的英语学习,然后进入高级阶段学习专门用途英语和高级英语”。为满足高校英语课程的要求,我国许多大学都在尝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例如,目前国内已经开始对高职类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且研究重点则放在发展得相对完善的商务英语和医学英语等领域,然而对农林类高等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研究处于空白状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国际进行学术交流、农林副产品贸易的机会日益增加,引进国外先进农林技术的需求也在进一步加大,所以对农林类专业专门用途英语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因此了解目前农林类高校中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置的现状与需求,以及需求与现状之间的差距尤为重要。
  本研究选取全国范围内12所不同层次的农林类高校,对其现有的ESP课程设置及师生们对ESP课程设置的需求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工具为调查问卷与访谈,其设计基于Hutchinson和Waters的需求分析及课程设置理论。通过研究主要了解三个问题:目前国内农林院校的ESP课程设置现状如何?农林类院校师生对ESP课程设置的需求状况如何?现状与需求之间存在着哪些差距?
  本研究共有来自国内12所农林院校及研究所的612名学生及77名教师参与。定量结果通过SPSS17.0进行分析,访谈用腾讯QQ2012进行记录。结果表明:现有ESP课程的普及度和课时量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和教师都期望设定兼顾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教学目标;师资力量薄弱是目前ESP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ESP教学材料以教材为主,英文期刊文献为辅;现有的课程类型过于注重文献阅读而轻口语表达;现有教学方法多为内容型教学,而学生更加期待情景教学法等;课程考核形式单一,需要更加多元化;缺少语言应用的机会等。
  本研究从需求分析的角度入手,调查了国内农林类院校ESP课程设置的现状与需求,并就调查数据和结果进行了分析。作者最后根据这些分析,就如何改进农林类院校ESP课程设置得到启示并提出以下建议:农林类高校应该更加重视ESP教学;通过师资培训等途径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并建立团队合作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加强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动机;改革ESP课程评价体系。最后,作者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