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新生自我同一性与亲密恐惧的关系研究:基于自卑感的中介效应分析
【6h】

大学生新生自我同一性与亲密恐惧的关系研究:基于自卑感的中介效应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自我同一性的理论与概念

1.1.1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1.1.2 Marcia的自我同一性状态理论

1.2 自卑感的理论与概念

1.2.1 自卑感的定义

1.2.2 我国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

1.2.3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干预研究

1.2.4 干预模式的探讨

1.3 亲密恐惧的理论与概念

1.3.1 亲密恐惧的概念

1.3.2 亲密恐惧的理论解释

1.3.3 亲密恐惧的测量

1.3.4 亲密恐惧对个体生活的影响

1.3.5 亲密恐惧的影响因素

1.4 问题的提出

1.4.1 来自实践的思考

1.4.2 现有研究中的不足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假设

1.5.3 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被试

2.2 测量工具

2.2.1 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

2.2.2 缺憾量表

2.2.3 亲密恐惧问卷

2.3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现状

3.2 大学新生自卑感、亲密恐惧人口学差异分析

3.2.1 自卑感人口学差异检验

3.2.2 亲密恐惧人口学差异检验

3.3 不同同一性状态个体自卑感、亲密恐惧得分差异比较

3.4 自我同一性与自卑感、亲密恐惧的相关分析

3.5 自卑感在自我同一性与亲密恐惧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4 讨论

4.1 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现状

4.2 大学新生自卑感人口学差异

4.3 大学新生亲密恐惧人口学差异

4.4 自我同一性、自卑感、亲密恐惧三者之间的关系

4.4.1 自我同一性与自卑感的关系

4.4.2 自我同一性与亲密恐惧的关系

4.4.3 自卑感与亲密恐惧的关系

4.4.4 自卑感的中介作用

4.5 本研究中的不足

5 结论

5.1 结论

5.2 研究结果对实践的启示

5.2.1 对大学新生自我发展的启示

5.2.2 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5.2.3 对心理咨询工作的启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1)了解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现状。(2)探讨自我同一性与自卑感、亲密恐惧的关系。
  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获得被试530人。对被试施测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缺憾量表、亲密恐惧问卷。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多数大学新生处于同一性延缓状态(182名),占总体学生的36.3%;其次是同一性扩散状态(166名),占总体学生的33.1%;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的人数最少(60人),占总体学生的12%。(2)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分布呈现性别差异。(3)同一性获得维度和亲密恐惧、自卑感显著负相关(r=-.297,p<0.01,r=-.312,p<0.01);早闭维度和和自卑感、亲密恐惧相关不显著(r=.096,p>0.01,r=.056,p>0.01);延缓维度和自卑感显著正相关(r=.194,p<0.01,),和亲密恐惧相关不显著(r=.038,p>0.01);扩散维度和亲密恐、自卑感显著正相关(r=.251,p<0.01,r=.288,p<0.01,)。(4)自卑感在扩散维度和亲密恐惧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卑感在获得维度和亲密恐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结论:(1)湖南省某重点高校多数新生处于扩散和延缓状态;只有少数学生处于同一获得状态。(2)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分布呈现性别差异;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的个体中,男生多于女生。(3)不同同一性状态的个体,自卑感、亲密恐惧水平存在差异;同一性发展越完善的个体,自卑感、亲密恐惧水平越低;处于同一性扩散状态的个体的自卑感、亲密恐惧体验较高。(4)同一性获得能够负向预测个体的自卑感和亲密恐惧;同一性扩散正向预测个体的自卑感和亲密恐惧。(5)同一性通过自卑感影响亲密恐惧,自卑感是中介变量;其中自卑感在同一性获得维度与亲密恐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同一性扩散维度与亲密恐惧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图1幅,表9个,参考文献60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