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安全目标导向的产业新城规划研究——以湖南湘乡经济开发区为例
【6h】

生态安全目标导向的产业新城规划研究——以湖南湘乡经济开发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产业新城的发展概况

1.3 国内外生态安全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国外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1.3.2 国内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本文研究的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创新点

2 产业新城的概念与发展

2.1 新城概念与分类

2.1.1 新城的定义

2.1.2 新城的分类

2.2 产业新城的定义、基本特征与类型

2.2.1 产业新城的概念

2.2.2 产业新城的基本特征

2.2.3 产业新城的类型

2.3 产业新城发展的形成路径

2.3.1 从“开发区”到“新城”

2.3.2 从“小城镇+开发区”到“新城”

2.4 产业新城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2.5 产业新城的经验借鉴

2.6 产业新城建设发展的动力机制

2.6.1 政策导向机制

2.6.2 规划导向机制

2.6.3 产业发展机制

3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必要性与经验启示

3.1 生态安全的相关概念

3.1.1 生态安全和城市生态安全

3.1.2 生态安全格局和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3.1.3 生态安全格局途径——生态安全框架的实现途径

3.2 生态安全的相关理论基础

3.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思想

3.2.3 生态伦理学:设计结合自然

3.2.4 生态城市

3.3 城市生态安全对产业新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作用

3.3.1 建立生态安全格局的现实要求——推力作用

3.3.2 生态安全的理念与革新——拉力作用

3.3.3 生态现状评估方法——指导作用

3.3.4 生态安全的技术手段——支撑作用

3.4 经验借鉴

3.4.1 天津中新生态城——生态型规划理念构建

3.4.2 郑汴新区——生态安全网络构建

3.4.3 郑州经济开发区——由“产业孤岛”到“产业新城”

3.4.4 杭州钱江科技城——产业空间与自然环境的生态耦台

3.5 案例比较分析及经验启示

4 生态安全目标导向的产业新城规划方法构建

4.1 规划总体技术路线确立——规划导向

4.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工作方法

4.2.1 生态调查的内容

4.2.2 生态条件的分析

4.2.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发展框架的建立

4.3 城市建设用地的安全格局策略

4.3.1 用地功能安全格局

4.3.2 产业发展安全格局

4.3.3 道路交通安全格局

5 湘乡经济开发区现状分析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1 湖南湘乡经济开发区概况

5.1.1 湘乡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与缘起

5.1.2 湘乡经济开发区现状调查——自然现状概况、社会现状概况

5.1.3 湘乡经济开发区工业现状

5.2 湘乡经济开发区的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5.2.1 现状环境生态斑块、廊道、基质要素的识别分析

5.2.2 生态因子分析

5.2.3 生态安全格局建立

5.2.4 多种城市发展格局的效益和可行性比较

5.2.5 综合生态分区和空间结构特色的形成

6 湘乡经济开发区规划理念与发展策略

6.1 规划目标与发展战略

6.1.1 规划且标

6.1.2 发展战略

6.2 规划理念与方案构思

6.2.1 规划理念

6.2.2 产城融合、城乡统筹理念的规划表达——产城一体配套单元

6.2.3 生态布局理念与方案构思

6.3 集约高效的用地安全格局

6.3.1 土地的集约利用

6.3.2 规划布局结构

6.3.3 土地混合利用——城乡一体单元、生态社区模式、工业社区模式

6.4 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安全格局

6.4.1 产业发展战略与定位

6.4.2 产业空间与外部自然环境的耦合

6.5 高效便捷的道路交通安全格局

6.5.1 与周边市区紧密连接的城际快速交通

6.5.2 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

6.6 景观生态绿地规划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本论文所进行的主要研究工作

7.2 不足与展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当今强调生态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球呼声中,产业新城建设在本身担当的角色和自身功能配置上都增添了新的要求。未来的产业新城,不论是旧工业区复兴还是新城建设,都从根本上跳出了对产业的传统理解,从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开发向产业特色鲜明化、新兴产业集聚化、城市功能完备化、区域发展协调化的新型城市建设转型。因此如何将产业新城的开发与自然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建立和谐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实现产业空间与外部自然环境的耦合,是我们应对未来产业新城建设所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生态安全格局”的提出,为未来产业新城的规划建设指明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生态安全是生态学新兴的研究领域,针对城市生态安全及其空间格局规划尚无系统全面的研究。本文是将生态安全理念应用到产业新城规划的一次实践探索。通过对生态安全与产业新城相关理论研究的文献调研、系统分析与实践探讨,将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融入到产业新城规划中,强调优先控制非建设用地,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并以此作为引导产业新城物质形态规划的基本框架,进行建设用地的用地功能、产业布局、道路交通等几方面的安全格局规划;从非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两方面的安全格局出发,建立起一套生态安全目标导向的产业新城规划方法,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城市规划中在生态保护理论方面的不足,为其他产业新城、产业新区、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生态安全目标导向的产业新城规划的核心是强调对生态的保护和土地的合理利用,将生态安全意识置于首位,并贯彻到产业新城规划的每一个层面,倡导“人地和谐”。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首先通过对产业新城的相关发展、经验借鉴和动力机制的分析,总结了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预测了未来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趋势。继而,通过对生态安全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以及相关方法与技术的阐述,分析了产业新城安全格局构建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将上文城市生态安全对产业新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以及相关的经验借鉴分析作为本文方法研究的基础支撑,从非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两方面的安全格局构建出发,总结得出生态安全目标导向的产业新城规划的工作方法。
  第三部分,结合湖南湘乡经济开发区规划研究实践,进一步对生态安全目标导向的产业新城规划方法、策略进行具体的研究和论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