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空间再生设计研究——以衡南县宝盖镇古民居为例
【6h】

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空间再生设计研究——以衡南县宝盖镇古民居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 湘南传统民居建筑概述及其室内空间特点分析

2.1 湘南传统民居建筑概述

2.1.1 历史背景分析

2.1.2 湘南传统民居建筑总特征

2.2 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空间解析

2.2.1 宗祠空间

2.2.2 人居空间

2.2.3 牲畜空间

2.3 湘南传统民居的发展现状

2.3.1 传统民居空间共时性与历时性

2.3.2 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空间变化

2.4 小结

3 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空间再生设计研究

3.1 再生设计的概念及意义

3.1.1 再生设计概念

3.1.2 再生设计意义

3.2 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空间再生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3.2.1 传统民居与现代住宅对比分析

3.2.2 再生设计的现实依据

3.3 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空间再生设计原则

3.3.1 装饰材料生态化

3.3.2 空间布局人性化

3.3.3 使用功能扩大化

3.3.4 形式文脉并重

3.4 小结

4 案例分析——以衡南县宝盖镇古民居室内空间再生设计为例

4.1 衡南县宝盖镇简介及古民居现状

4.1.1 宝盖镇简介

4.1.2 宝盖镇古民居现状

4.2 宝盖镇古民居室内空间再生设计分析

4.2.1 建筑结构及室内空间

4.2.2 空间形式适应性改革

4.2.3 空间功能多向性发展

4.2.4 室内物理环境调整

4.3 廖氏古民居局部再生设计

4.3.1 堂屋再生设计

4.3.2 厢房再生设计

4.3.4 前厅再生设计

4.4 小结

5 总结与前瞻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由于各种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传统民居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现留存下来的民居建筑弥足珍贵。而湘南传统民居建筑作为中国中部地区传统民居的一个重要分支,且多为明清时期遗留的砖木土混合结构建筑,其建筑文化价值不容忽视。为了延续其使用功能和艺术价值,越来越多的传统民居建筑通过再生和利用方式得以保存,文章主要针对湘南地区中衡阳市及周边县区古民居建筑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研究:
  首先,湘南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由于湘南民居文化涵盖了中原文化、客家文化、地域文化以及由战争带来的西方文化等。因此,其建筑形式也是复杂多变的,尽管如此,湘南传统民居的核心文化体系依旧存在,如和谐的中庸思想、神圣的宗族文化、严格的封建秩序以及“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因此,湘南传统民居建筑的总特征是一致的,例如朴素的建筑色彩、高大的马头墙、形式各异的天井、幽深的小巷等。
  其次,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空间再生设计研究,此部分为文章的研究重点。首先,针对湘南传统民居的空间类型及功能性展开分析,从中找出湘南传统民居的空间特点,以及湘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现状。其中,主要针对再生设计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传统民居室内空间与现代住宅室内空间特点,从两者之间的异同找出再生设计的切合点,加上对再生设计的现实依据以及再生设计的原则进行分析,确定再生设计的可行性。
  最后,案例分析,为了巩固前部分的理论知识,将衡南县宝盖镇古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并提出针对宝盖镇古民居室内空间再生的设计原则,即形式适用性改革、空间功能多向性发展以及室内物理环境的调整。通过对宝盖镇古民居室内空间进行再生设计,由此及彼地完成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空间再生设计的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