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肥胖指标与高血压易感性的关联研究及肥胖对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影响
【6h】

不同肥胖指标与高血压易感性的关联研究及肥胖对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写词

前言

1 不同肥胖指标与高血压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1.1 前言

1.2 材料和方法

1.2.1 研究人群

1.2.2 调查内容

1.2.3 诊断标准或相关定义

1.2.4 分组

1.2.5 数据录入

1.2.6 数据分析

1.3 结果

1.3.1 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描述

1.3.2 不同性别的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特征比较

1.3.3 不同组间人群的临床特征比较

1.3.4 不同组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的比较

1.3.5 不同肥胖指标与高血压患病率的logistic分析

1.4 讨论

1.5 小结

2 肥胖对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影响

2.1 前言

2.2 对象和方法

2.2.1 研究人群

2.2.2 调查内容

2.2.3 诊断标准或相关定义

2.2.4 分组

2.2.5 数据录入

2.2.6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描述

2.3.2 不同组间的临床特征描述

2.3.3 肥胖对LVMI、eGFR、baPWV及ABI的影响

2.3.4 LVMI、eGFR、baPWV和ABI的单因子相关性分析

2.3.5 LVMI、eGFR和PWV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3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肥胖相关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章:不同肥胖指标与高血压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肥胖指标(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异常的数目对高血压病患病率的影响。探讨肥胖指标数目与高血压病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在湘雅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收集961例体检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既往史、吸烟史、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根据研究对象的肥胖指标(身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值)异常数目分为5组:正常组、1个指标异常组、2个指标异常组、3个指标异常组、4个指标异常组。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间高血压患病率有无差异。使用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高血压患病率的因素。校正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史、尿酸、血糖、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等后,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组间发生高血压的风险。
  结果:①1个指标异常组、2个指标异常组、3个指标异常组和4个指标异常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6.1%、21.1%、27.1%和48.5%,明显高于正常组的高血压患病率9.0%,差异有显著性(P<0.001);②调整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史、尿酸、血糖、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等混杂因素后,1个指标异常组(OR=1.418,95%CI:1.078~2.984,P=0.030)、2个指标异常组(OR=1.600,95%CI:1.142~3.581,P=0.025)、3个指标异常组(OR=2.042,95%CI:1.382~3.818,P=0.011)和4个指标异常组(OR=3.557,95%CI:2.139~5.15,P<0.001)患高血压的危险较正常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肥胖指标(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与高血压的患病率相关,且随着肥胖指标异常数目的增多,高血压患病风险逐渐增加。
  第二章:肥胖对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高血压、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左室质量指数、肾小球滤过率、肱踝脉搏波传导速率及踝臂血压指数的变化情况,探讨肥胖对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影响。
  方法:收集661例湘雅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者的肾功能、心脏彩超及动脉弹性等结果,计算其左室质量指数(LVMI)、肾小球滤过率(eGFR)、平均肱踝脉搏波传导速率(baPWV)及平均踝臂血压指数(ABI)。根据高血压病史及身体质量指数将其分为3组:对照(Cons)组、单纯高血压(HT)组和高血压并肥胖(HT+OB)组。其中Cons组283例,HT组92例,HT+OB组286例。采用协方差分析3组间LVMI、eGFR、baPWV及ABI的差异有无显著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别研究影响LVMI、eGFR、PWV和ABI的单因子,然后将其作为自变量,分别以LVMI、eGFR和PWV作为应变量,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研究LVMI、eGFR和PWV的影响因素。
  结果:①HT+OB组的LVMI为82.21g/m2,明显高于Cons组的LVMI70.28 g/m2和HT组的LVMI76.53g/m2,差异有显著性(P<0.05);HT+OB组的eGFR为80.03ml/min/1.73m2,明显低于Cons组的eGFR91.44ml/min/1.73m2和HT组的eGFR85.53ml/min/1.73m2,差异有显著性(P<0.05);HT组和HT+OB组的baPWV分别为1645.5cm/s和1462.2cm/s,明显高于Cons组的baPWV1243.5cm/s,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HT+OB组的baPWV为1462.2cm/s,低于HT组的baPWV1645.5cm/s,差异有显著性(P<0.05)。Cons、HT和HT+OB组的ABI分别为1.06、1.09和1.08,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VMI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BMI和高血压;eGFR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BMI、高血压和尿酸;baPWV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BMI和高血压,并且BMI可能为其保护因素。单因子相关性分析没有发现BMI与ABI间的相关性(P>0.05)。
  结论:肥胖可加重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及肾功能不全,而对大动脉弹性可能有有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