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国际条约看外蒙古地位的变迁
【6h】

从国际条约看外蒙古地位的变迁

代理获取

摘要

外蒙古的独立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二十世纪中国对外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历史上,外蒙古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728年,中俄两国通过签订《恰克图条约》,明确了中国对外蒙古的领土主权。十九世纪中期以后,沙俄通过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致使中国政府对外蒙古的主权不断丧失。与此同时,沙俄伙同日本瓜分中国,并签订了《日俄密约》,致使外蒙古成为沙俄独占的殖民地。十月革命后,苏俄军队进入外蒙。为解决外蒙古问题,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与苏联政府于1924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再次重申了中国对外蒙古的主权。1945年,中国国民政府同苏联签订《友好同盟条约》,并承认由此导致的外蒙古独立。新中国成立后,在外蒙古问题上,采取了务实的态度。鉴于外蒙古的独立现状,以及两国之间业已建立的外交关系,1950年中国政府承认了外蒙古的独立,并通过《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表达了此种态度。至此,长期困扰中国的外蒙古问题遂告解决。
   通过分析数百年来外蒙古地位变迁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外蒙古的地位在数百年内历经数次变化;而直接导致这一系列变化的,是中国与外国之间签订的,以及外国政府之间签订的国际条约。这些条约无论平等与否,其背后所反映的都是中国国力的兴衰变化。中国国力越强,则中国政府对外蒙古的控制就越强。当中国国力强盛的时候,中国政府往往能够通过对外缔结条约来保证外蒙古不受侵犯,从而维护中国政府对外蒙古的主权完整。而当中国国力相对衰弱之时,则常常被迫与西方国家签订一些不平等条约,导致外蒙古政治、经济利益的逐步丧失。与此同时,当管理相对松弛的时候,外蒙古还容易受到沙俄等国家的侵略和渗透,民众也容易受到侵略者的唆使和煽动,进而产生脱离中国的异心,并逐渐策划一系列旨在获取独立的分裂活动。由外蒙古这一典型事例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政治的腐败和国力的衰退导致了不平等条约的产生,而不平等条约则是近代以来中国屡屡遭受不平等待遇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使中国的领土主权不断遭受破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回顾近三百年来外蒙古地位演变的漫长历史,深入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我们必须牢记一点:国人惟有自强不息,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才能保证领土和主权完整不受到侵犯,才能不卑不亢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著录项

  • 作者

    汪翱;

  •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

  • 授予单位 湘潭大学;
  • 学科 国际关系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琦,贺鉴;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D822.331.1;
  • 关键词

    外蒙古; 国际条约; 领土主权;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