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同盟互助到分裂对抗的中苏关系(1945-1960)
【6h】

从同盟互助到分裂对抗的中苏关系(1945-1960)

代理获取

摘要

1950年2月,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正式建立同盟关系。1960年7月,苏联单方面废除援助合同、撤退在华专家,这标志着中苏同盟关系实质上的分裂。作为冷战时期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之一,中苏同盟的形成以及瓦解具有自身独特的逻辑。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关系可谓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两国关系经历了结盟、蜜月、分歧与争论以及分裂等阶段。中苏关系的发展,特别是中苏同盟的分裂对当时中苏两国关系及世界局势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因此这一课题也是学术界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着现实、客观的态度,采用历史的研究方法,通过呈现中苏两国从结成同盟到同盟分裂这段时期中的中苏关系,从而找出中苏同盟分裂的根源,进而为我国当今处理中俄关系乃至同其他国家的关系提供有益借鉴。
   二战后的中苏关系错综复杂,这其中夹杂着中美苏和国共三国四方的激烈较量。本文把1945年到1960年的中苏关系分为同盟建立的背景、结成同盟和同盟的演变及分裂三个部分,通过考察和梳理这一时期发生在中苏两国之间的重大事件,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本身入手,分析条约签订的过程以及条约本身存在的问题,阐述同盟成立直至分裂的原因。中苏同盟分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本文认为中苏同盟分裂的原因在于同盟条约签订的艰难性及本身存在的隐患,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中苏同盟本身存在的问题,包括中苏同盟形成基础的脆弱性、同盟主体的差异性和同盟的特殊性。
   中苏同盟分裂对中苏两国乃至世界政治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不仅阻断了苏联和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而且最终导致中国退出冷战舞台,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格局。我们从中苏同盟分裂的过程中可以得到两点重要启示:一是必须正确处理好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必须正确处理好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虽然中苏同盟早已成为历史,但是,认真总结中苏同盟分裂的经验教训,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更全面地了解这一段历史,而且对今天中国的外交决策和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