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发票犯罪的现象、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6h】

发票犯罪的现象、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发票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2.1 发票犯罪的现状

2.1.1 专用发票犯罪情况

2.1.2 普通发票犯罪情况

2.2 发票犯罪的主要特点

2.2.1 多以团伙化组织方式作案

2.2.2 犯罪手段呈智能化趋势

2.2.3 犯罪主体范围较广

2.2.4 衍生犯罪多种多样

2.2.5 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的发票犯罪成为新动向

第3章 发票犯罪的致罪原因

3.1 外部致罪原因

3.1.1 发票立法不完善

3.1.2 发票管理不科学

3.1.3 打击力度不到位

3.2 个体致罪原因

3.2.1 逐利心理驱使

3.2.2 从众心理影响

3.2.3 法治观念淡薄

第4章 治理发票犯罪的对策

4.1 针对外部致罪原因的措施

4.1.1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发票立法

4.1.2 严格发票管理

4.1.3 加大对发票犯罪行为的整治力度

4.2 针对个体致罪原因的措施

4.2.1 加强行为人道德自律

4.2.2 克服消极从众心理影响

4.2.3 提高守法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发票是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对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成,实现“以票控税”和“以票理财”,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市场管理体制和法律治理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发票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加强对发票犯罪现象的研究,提出治理对策,预防犯罪行为发生,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更是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发票犯罪在增值税发票和普通发票领域都十分猖獗,虚开或套开发票、非法倒买倒卖发票、不按规定使用发票等违法犯罪活动多发,体现出团伙化组织方式作案、犯罪手段呈智能化趋势,犯罪主体范围较广,衍生犯罪多种多样,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发票犯罪等特点,反映出发票团伙犯罪、智能化发票犯罪、发票职务犯罪等危害突出,应当成为治理重点。
  发票犯罪的成因较为复杂,既包括社会的、外部的成因,主要是对发票犯罪治理的立法不完善,发票管理不够科学,对发票犯罪的惩处打击力度不够等;也包括犯罪人个体原因影响,如犯罪人贪利心理、从众心理,法治观念淡薄等。在外因与内因的共同作用下,发票犯罪层出不穷,难以禁绝。
  治理发票犯罪十分紧迫,要找准根本,对症下药,增强治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社会方面而言,要从发票犯罪在危害税收征管犯罪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出发,在行政、经济、刑事等方面完善发票犯罪立法,有效遏制发票犯罪行为;要进一步完善发票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发票管理体系,清晰划分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职权,改进发票管理技术设备;对已经发生的发票违法犯罪行为则要增强税务、公安、通讯等部门配合,进一步加大查处和惩罚打击力度。从个体方面而言,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要着重改变个体不良的逐利心理和从众心理,认真加强对发票管理重要意义的学习,主动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发票从业人员强化自身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自觉遵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