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豆球蛋白及β-伴大豆球蛋白在仔猪体内消化动力学的研究
【6h】

大豆球蛋白及β-伴大豆球蛋白在仔猪体内消化动力学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液态指示剂Li,Cr-EDTA的制备

附录2电泳中凝胶的制备

附录3竞争ELISA法中主要试剂的配制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本试验采用免疫学方法,对大豆球蛋白及蒸汽处理前、后的β-伴大豆球蛋白在仔猪消化道内免疫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同时找出活性变化的消失规律。 试验随机从两窝“杜长约”三元杂交仔猪中选取16头,分为A、B、C、D四组,每组4个重复,公母各半。22-26日龄,A组饲喂以乳制品为原料的代乳料,B、C、D组在A组日粮的基础上,分别用简化法(ShaowenWu,2000)纯化的大豆球蛋白、蒸汽热处理前、后的β-伴大豆球蛋白替代A组日粮中8﹪的蛋白质。26日龄,全部屠宰采集胃、空肠中段、盲肠、结肠中的食糜。以免疫法(Iwabuchi等,1987)提纯的高纯度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为抗原免疫动物,获得上述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利用竞争ELISA方法(Perez等,2000)测定了代乳料和食糜中大豆球蛋白及β-伴大豆球蛋白的免疫活性,并以Cr-EDTA为指示剂对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在仔猪消化道内免疫活性消失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1.随着消化道的延续,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的免疫活性总体上呈递减趋势。胃内食糜中上述三种抗原蛋白的免疫活性显著低于代乳料;从胃到空肠中段其免疫活性继续下降,且下降幅度为最大;从空肠中段开始,抗原蛋白活性几乎丧失,盲肠中活性继续减小,结肠中活性略有回升,但从空肠中段到结肠其活性无显著变化。另外,除结肠外,在整个消化道中,D组的β-伴大豆球蛋白所表现的免疫活性显著低于C组(P<0.05),但与B组的大豆球蛋白相比,其显著高于后者(P<0.05)。 2.大豆球蛋白及β-伴大豆球蛋白在仔猪消化道中的抗原活性消失率呈上升趋势;到空肠中段时,免疫活性消失率上升幅度最大;到了大肠,两种球蛋白的活性消失率趋近于1。在消化道不同部位(胃、空肠中段、盲肠、结肠),B组中的大豆球蛋白抗原活性消失率均显著高于D组中的β-伴大豆球蛋白(P<0.05);D组中β-伴大豆球蛋白均高于C组,且除结肠外,在其它三个部位(胃、空肠中段、盲肠)二者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仔猪代乳料中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均表现出较高的活性。随着代乳料中抗原蛋白在仔猪消化道内的消化分解,大豆球蛋白及β-伴大豆球蛋白的免疫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且胃到空肠中段为抗原蛋白免疫活性消失的主要部位,空肠中段以后抗原活性基本完全丧失,盲肠和结肠中抗原活性趋近于零,两者间无显著变化;在仔猪的消化过程中,胃和空肠中β-伴大豆球蛋白免疫活性的下降幅度均显著低于大豆球蛋白(P<0.05);蒸汽热处理后β-伴大豆球蛋白的免疫活性明显被削弱,且在胃和空肠中,其活性降低幅度显著高于未处理前水平(P<0.0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