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衡阳市职业性手外伤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6h】

衡阳市职业性手外伤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背景及意义

1.2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调查方法

2.3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结果

3.1一般情况

3.2 手外伤患者人员分布特征

3.3 职业性手外伤受伤时间分布特征

3.4 手外伤患者地区分布

3.5 手外伤患者受伤特征

3.6 手外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3.7 治疗情况

第4章 讨论

4.1 职业性手外伤的人员分布特征

4.2 职业性手外伤受伤时间分布特征

4.3 职业性手外伤患者地区分布特征

4.4 手外伤患者受伤特征分析

4.5 手外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4.6 建议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手外伤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分析

附录:

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对衡阳市综合性医院收治的职业性手外伤患者及患者同事进行问卷调查,探讨职业性手外伤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职业人群、医院、政府、企业等各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以期从根本上减少衡阳市职业性手外伤的发生。
  方法:
  1、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职业性手外伤流行病学调查表》,于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调查在湖南省衡阳市6家综合性医院就诊的职业性手外伤患者1156人,了解职业性手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具体的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工作单位情况、受伤情况、受伤时个体情况、伤后治疗情况、疾病负担、对安全及自我保护知识的认识等。
  2、分析急性职业性手外伤瞬时危险因素。
  3、将未发生手外伤的患者同事1209名作为对照。调查其一般情况、工作单位情况、个体情况、工作环境、自我防护等。结合手外伤患者的调查结果,以手外伤为因变量,以患者的其他资料如年龄、工龄、职业岗位等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职业性手外伤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1、1156名职业性手外伤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3.55:1。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61岁,平均年龄30.12士14.26岁。以初中学历受伤人数最多(636人,52.02%)。受伤的工种以机械制造业(352人,30.45%)、建筑行业(278人,24.05%)和木工(151人,13.06%) 居前三位。工龄越短,受伤人数越多,工龄少于一年者占整个受伤人数的62.82%。工资少于3000元/月者有840人,占72.66%。本地区患者809例(69.98%),农村户口者占846例(73.18%)。
  2、每年3~4月份(278人,24.05%)及7~8月份(319人,27.60%)为事故高发期,2月份就诊人数最少(36人,3.11%)。一周内各天就诊的患者人数变化并不明显。受伤时间以每日8:00-16:00时为事故高发时段(596人,51.56%)。69.52%的患者每日工作8小时以上,28.18%的患者是在加班时间受伤。在刚上班1小时内受伤发生率高达26.52%,离下班1小时内受伤发生率为21.52%。
  3、受伤部位以手指最常见,其中又以食指损伤人数最多,占20.67%。330例(28.55%)患者仅为单纯皮肤或软组织深部损伤,198例(17.13%)患者伴有皮肤或软组织的缺损,需行植皮或皮瓣手术,78例(6.75%)需断指再植。开放性外伤占92.47%(1069),其中又以切割伤(37.72%)和挤压伤(21.45%)最常见。各种锐器导致的切割伤或刺伤共413例(35.73%));各种机械导致的损伤共381例(32.95%)。
  4、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瞬时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选取的8个瞬时危险因素(注意力不集中、匆忙、身体不适、戴手套等)均表现出对手外伤有较强的影响作用,IRR值的估计从戴手套的5.68到不熟悉的工作13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0%的职业性手外伤发生在高温、粉尘多、噪音高、拥挤及空气流动不畅等不良工作环境中,78.45%发生在乡镇、私营或个体企业,53.63%发生在规模在10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业。
  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下学历、年龄﹤25岁、企业规模小、中资私营、个体企业、工作负荷大、工龄﹤1年、没有岗前培训、不熟悉工作、没有保护措施、作业环境差、注意力不集中、疲劳是手外伤是否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1、衡阳市职业性手外伤的发生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2、职业性手外伤具备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可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发病率。
  3、提升职业人群安全意识、增强防护、改进企业的运作模式和管理制度、改善企业作业环境、加强岗前培训等可有效的预防职业性手外伤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