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张爱玲小说中的婚姻家庭伦理观研究
【6h】

张爱玲小说中的婚姻家庭伦理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创新之处

第1章 张爱玲的家庭背景及人生经历

1.1 动乱的时代

1.2 冷漠的父爱

1.3 遥远的母爱

1.4 坎坷的情爱

1.5 传奇的作品

第2章 张爱玲小说中的婚姻家庭伦理观的内容

2.1 注重父慈子孝的孝亲观

2.2 追求平等自由的婚姻观

第3章 张爱玲小说中的婚姻家庭伦理观的特点

3.1 强调爱情至上

3.2 维护人格平等

3.3 尊重个性发展

3.4 讲求德行育人

第4章 张爱玲小说中的婚姻家庭伦理观的现代启示

4.1 倡导养亲教子的亲子关系

4.2 倡导真诚相爱的婚姻关系

4.3 倡导互爱互助的兄弟关系

4.4 倡导和谐淳厚的良好家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张爱玲少年时代父母反目、命运多舛的生命体验和人生际遇,形成了生活中记忆的积淀。她生活在中西文化冲突激烈的旧上海,而她的小说也多以这个城市的家庭作为蓝本。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刻画和对人物的撰写,体现了张爱玲的婚姻家庭伦理观。
  论文试图从张爱玲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家庭氛围及经历以及个人情感遭遇来剖析张爱玲的创作动因,对张爱玲的创作著述进行梳理,发现张爱玲自身经历与小说创作的内在联系,并对张爱玲在她创作的小说中所反映出来的婚姻家庭伦理观进行分析,概括出张爱玲婚姻家庭伦理观的特点,挖掘对当今社会的启发意义。
  张爱玲的笔触客观冷酷,但这正体现了真正的爱。她注重父慈子孝的孝亲观,渴求温暖的亲子关系,讽刺畸形的变态亲情;追求平等自由的婚姻观,向往理想纯粹的婚姻关系,鄙视金钱至上的男女关系;主张互敬互爱的兄弟关系,推崇和谐友爱的兄弟关系,揭露利益主导的扭曲亲情。张爱玲纵使才情至高,也丢不下对于家的依恋,内心一直对家有着深切的呼唤。她渴望得到家的温暖,被家人爱护,在家人的拥抱中享受家的爱。
  张爱玲小说不但给读者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导致的家庭伦常失范的典型,也体现她以爱为原则,追求个体平等独立,共同进步的婚姻家庭伦理观。主张夫妻双方有权利保持维护各自的个性和实现各自的理想,满足各自的自我实现和个性发展所必须的那些需求,且不企图用自己的个性去改造对方的个性。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张爱玲婚姻家庭伦理观的积极意义在于提醒我们:要进一步提倡和谐的亲子关系,兄弟友爱,并将爱情作为建立婚姻的基石,同时提高家庭道德情感的修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