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
【6h】

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提出

二、基本语境

三、研究目标

第一章生命、道德、教化:道德教化的基本问题

一、生命

二、道德与生命

三、个体生命与道德教化

第二章生命的遮蔽与凸显:现代性道德教化的历史梳理

一、生命的凸显:现代性道德教化的意蕴

二、生命问题的遮蔽:中国传统道德教化的回顾与反思

三、生命问题的凸显:中国现代性道德教化的发生

四、生命问题的累积: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教化问题的整体反思

第三章生命的贬抑与张扬:现代性道德教化的价值目标问题审理

一、生命的价值与尊严:道德教化的基本价值目标

二、生命的贬抑:传统道德教化价值目标审理

三、生命的张扬:现代性道德教化价值目标的建构

四、在理想与虚无之间:当代道德教化价值目标问题的困惑与出路

第四章生命的规训与引导:现代性道德教化的过程问题审理

一、生命的规训与引导:道德教化的基本过程

二、生命的规训与抑制:传统道德教化过程审理

三、生命的引导与激励:现代性道德教化过程的基本追求

四、在规训与引导之间:当代道德教化过程的基本问题与出路

第五章生命的失语与叙说:现代性道德教化的策略问题审理

一、生命的叙述与倾听:道德教化的基本策略

二、生命的失语:传统道德教化的基本策略与生命处境

三、生命的叙说:现代性道德教化的基本策略与生命处境

四、在独白与对话之间:当代道德教化策略的问题累积与基本路向

结语:走向交往对话的道德教化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发表论文目录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该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是,在一般性地审理个体生命与道德教化的关联的基础上,从历史、价值目标、过程、策略四个方面对中国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逐一加以审理.在具体审理现代性道德教化的过程中,首先一般性地探讨西方现代性道德教化的相关问题,然后,以中国传统道德教化的相关问题为基础来审理中国现代性道德教化的发生、发展与问题累积,以及当前发展的基本态势与相应对策,力求使问题尽可能清晰、全面,不走极端.在审理现代性道德教化的过程中,该文借鉴了李泽厚启蒙与救亡之范畴,把中国现代性道德教化大致区分为以启蒙为中心的教化形式和以革命为中心的教化形式,前者以鲁迅为代表,后者以毛泽东为核心.历史部分,试图在审理中国现代性道德教化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之基础上,揭示生命问题在现代性道德教化历程之中的遮蔽与凸显,并结合现实问题和当代西方社会伦理教化的新理念,揭示生命问题在当前道德教化实践中的双重处境和道德教化的基本任务.价值目标部分,在一般性地审理道德教化的价值目标之建构的基础上,主要反思传统道德教化中的道德理想主义价值取向模式,由此而审理现代性道德教化过程之中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纠缠,提出今天的价值问题.过程部分,该文提出道德教化过程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基于规训和引导的道德教化形式,由此而反思传统道德教化以规训为中心的道德教化理路,并进一步反思引导与规训在现代性道德教化历程中的此消彼涨,提出道德教化的核心乃是个体的理性自觉,寻求超越传统规训理路的教化路径.策略部分,该文以话语为中心来展开道德教化策略问题的思考,提出对话与独白两种基本的话语策略,在此基础上揭示以独自性为基本话语特征的传统道德教化策略的基本理路,并梳理现代性道德教化历程中以启蒙为中心与以革命为中心的道德教化形式之中不同的话语模式和言说姿态,借以澄明独白性教化理路在当代的延续与走向对话之路的艰难.就当今的道德教化现实而言,我们的问题实际上是双重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