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归因、效度及指向——语文教学网络运用现象摭谈
【6h】

归因、效度及指向——语文教学网络运用现象摭谈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和文献综述

第一章语文教学运用网络的原因探析

第二章语文教学运用网络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语文教学运用网络的效度分析

第四章语文教学运用网络的指向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计算机网络,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结构,改进着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近年来,网络逐渐进入了语文教学的视野。我们考察了科技发展与教育变革的两条线索,从宏观上分析了网络运用于教育领域内的必然性;又从语文教学的现实需要出发,分析了网络运用于语文教学中的可能性。 尽管如此,今天的语文教学领域对网络仍有不同的认知。有人说网络开辟了一片语文教学的新天地,也有人说网络冲击了语文教学的正常教学秩序。其实,网络本是一种工具,相比于其他教学手段,它在资源、交互性等方面有自身的特点,但这些特点并不会直接使语文教学产生系列变化,人的干预才能使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成为现实。 为了了解语文教学网络运用的实效,我们面向具有网络条件的学校开展了抽样调查,发现了与预估效果之间的差距。总体而言,语文教学运用网络在多个层面上铺展开来,其中不乏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方案。但网络毕竟是新生的事物,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网络还有一些误区和不成熟的地方,表现出形式主义的弊病,在观念、制度、操作、研发等层面上有一些问题。我们在进一步反思后,提出改进的设想。 我们相信,语文教学用好网络不是朝夕之功,它还需要经过反复的砺炼。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我们不得不确立语文教学运用网络的指向。我们不能将目光仅仅停留在当下的教学操作上,而应有更长远的价值追求。真善美的价值指向是我们在哲学范畴内找到的三个重要的现实尺度。具体到语文教学中,科学性、人文性、艺术性是运用网络的三个维度的指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