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我国课程改革——一种反思性研究
【6h】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我国课程改革——一种反思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引言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意义与偏颇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近年课程改革的全面渗透

4.从思维方式上走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偏失

5.对我国当前课程改革若干关键问题的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哲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多学科角度,以对相关理论研究和课程改革现实状况的准确把握为基础,首先提出了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局限性这一独特视角反思国内近年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虽然提出了新的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师观,在教育理念、操作模式以及对教师的要求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对传统教育理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是有着一定的意义的,但它并不是尽善尽美的,本身存在着偏激、极端的一面,如过分倚重学生的自主建构,没有切实处理好自主建构与环境影响的关系等。 论文接着分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全面渗透于我国课程改革的表现、发展过程与可能后果。国内教育界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旨趣的有意无意的放大,使我国的课程改革在一些关键问题的把握上,如课程知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关系、课程的先在性与可变动性、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作用、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关系、目标与过程的关系等,表现出一种简单思维的倾向,出现了一些值得认真加以反思的偏差。 要更积极稳妥地进一步推进我国的课程改革,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作者呼吁必须引入复杂思维方式来思考和处理上述问题,综合运用各种合理的哲学和文化理念来认识和分析课程与教学。文章最后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当前课程改革的几个关键性问题,认为课程知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在教材设计、教学设计中要处理好知识的性质问题;课程不能被视为“教学事件”,课程是先在性与可变动性的统一;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用是有限度的,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探究学习应该与接受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