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商品、礼物还是公共品?——乡村视野里的大众传媒研究
【6h】

商品、礼物还是公共品?——乡村视野里的大众传媒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1.2文献综述

1.3理论视角

1.4研究方法

2农民大众传媒的需求现状

2.1农民对大众传媒的文化娱乐需求

2.2农民对大众传媒的生产性消费与市场信息需求

2.3农民对大众传媒的知识获取、价值满足需求

3农民对大众传媒的认知与评价

3.1大众传媒是一种礼品

3.2大众传媒是一种商品

3.3大众传媒是一种公共产品

4农村大众传媒的理论解释

4.1礼品逻辑

4.2商品逻辑

4.3公共品逻辑

5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同城市相比,农村社会长期处于“信息饥渴”状态,由于信息的短缺造成了农民对外部世界和自我生存状态认识的严重不足。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传播观为基础,探讨传播技术推广对农村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采取社会交换论的社会学视角和个案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当农民对大众传媒的需求以娱乐为主时,农民认为大众传媒是一种赐予的礼品并倾向于免费使用它;当农民对大众传媒以实用性信息需求为主时,会对大众传媒的商品属性有更多的认识并更易于自己付费使用各种传媒产品;当农民对大众传媒停留在知识获取和价值满足阶段时,农民会对大众传媒的政府责任有更多的期待,并希望政府给予更多的财政投入以满足农民对大众传媒的需求。在农村的大众传播产品的提供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在农民的不同需求下实际上分别扮演了礼品、商品和公共品的角色,其传播和接受过程中也分别形成了大众传媒的礼品逻辑、商品逻辑、公共品逻辑。 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问题提出、文献综述和研究思路。第二章,农民对大众传媒不同的需求以及其满足状况。第三章,在不同的需求状况下农民对大众传媒的不同评价。第四章,农村大众传媒的理论解释。第五章是结论与讨论部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