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知识界对国联处理“九·一八”事变的不同反应——以胡适、罗隆基和胡愈之为中心的考察
【6h】

知识界对国联处理“九·一八”事变的不同反应——以胡适、罗隆基和胡愈之为中心的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 论

第一章三个撤兵决议案公布后,知识界的不同反应

1.1、胡适:赞同在国联的调解下中日直接交涉

1.2、罗隆基:认识到国联的虚弱性,强调自救

1.3、胡愈之:否定国联的作用,主张与日绝交

第二章《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公布后,知识界的不同反应

2.1、胡适:高度称赞《报告书》,期待国联外交

2.2、罗隆基:怀疑《报告书》的法律效力,发表毁誉参半的评价,主张外交上“求其在己”

2.3、胡愈之:全面批评《报告书》,主张抗日

第三章知识界对国联讨论《报告书》的内容系列会议的不同反应

3.1、胡适:继续幻想国联能公平处理“九·一八”事变

3.2、罗隆基:发出“信赖国联者,可以醒矣!”的呼声

3.3、胡愈之:指出国际联盟的特别用心

第四章胡适、罗隆基、胡愈之不同反应的原因

4.1、知识分子与国民党的关系不同

4.2、知识分子的政治信仰不同

4.3、知识分子对中日实力的考量不同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 记

展开▼

摘要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在军事上采取不抵抗政策,在外交上依赖国联,希望借助国际的力量制止日本侵略,收复失地。9月21日,中国驻国联代表施肇基向国联行政院提出中国的申诉要求。国联理事会秘书长得拉蒙德接受了中国的申诉,国联开始介入和处理中日事件。胡适、罗隆基、胡愈之三人对国联处理中日事件是高度关注,并积极的在杂志报刊上发表文章,表明自己的见解。但三人对国联处理“九·一八”事变的反应各不相同,并且具有代表性。胡适始终信任国联,持不抵抗主义。罗隆基对国联处理中日事件心存怀疑,并不完全信任,主张自救;眼见国联处理中日事件的破产,最终对国联失去信心。在国联处理中日事件上,胡愈之自始至终都是持批评态度,主张抗日。胡适、罗隆基、胡愈之为什么对国联处理“九·一八”事变持不同反应呢?主要是因为他们与国民党的关系不同、他们的政治信仰不同以及对中日实力考量的不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