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影壁建筑意——中国古建筑影壁研究
【6h】

影壁建筑意——中国古建筑影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第三节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著述

二、有关中国古代建筑小品的研究

三、有关中国古建筑影壁的研究

四、有关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的研究

五、有关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研究

第四节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以史为鉴--影壁谈往

第一节历史的渊源

第三章“天地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影壁谈文

第一节风行水上,曲则有情

第二节文心与壁影

一、“象思”与影壁

二、人文与影壁建筑意

第四章异曲同工--影壁谈型

第一节影壁似建筑

第二节形影不离,型影相随--影壁的分类

一、尊卑有序的地域等级

二、影壁相对于建筑

三、材质--质的限定

第五章意蕴温婉,精雕细琢--影壁谈饰

第六章 日新月异的新价值

第一节空间与影壁建筑意

一、隔

二、曲

三、聚

四、对称与非对称

五、复合界面的中介空间

第二节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附录

后 记

展开▼

摘要

当今社会对于建筑人们面临诸多的思考,建筑环境可持续的发展、低碳建筑、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现代性、本土文化回归、全球性与地域性等等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是并不能理解成对旧事物的摒弃,新事物的发展必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何传承经典的民族精神任重而道远。建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包含了诸多门类如哲学、美学、文化学、民俗学、伦理学、形态学、类型学、符号学、文化比较学等等,这些学科与建筑都有可能形成新的分支学科或研究方向。本论文从中国古建筑小品影壁的研究出发,探究其内在的文化性,意向性,符号性,以及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与延伸。
   影壁建筑意这一课题,包含了两个大的概念,第一,影壁作为实体的存在。影壁又称照壁,是中国古建筑小品之一。影壁的产生深受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朴素的哲学观和传统礼制思想的影响。影壁集建筑、绘画、雕塑于一身,它的造型,装饰,色彩与其所在建筑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第二,“建筑意”作为心理机制的生成。“建筑意”的产生既是一种意境的生成——人面对建筑空间时的心理变化,又是空间文化的表现。中国古建筑的空间文化往往隐含着皇家权利布置、秩序感、社会等级制度等之间的关系,其共同作用于空间构成的诸元素,无形中制约着集体的思维方式,意念,审美情趣等精神空间的发展,与世界观、伦理制度、宗教信仰、文化习俗都是密不可分的。
   影壁建筑意是对物质与意识相结合的研究,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二者的关系是:由“器物”到心理层再上升到“器物”的螺旋式上升,即影壁——“建筑意”——影壁。第一层次“器物”到心理层的转变研究需要对影壁进行实地考察并收集、整理、发现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对影壁历史、文化、造型、色彩、装饰的研究,反映出哲学意识、伦理观念、文化心态、美学精神、审美意匠、设计思想到设计手法、设计规律、构成机制等等。第二层次心理层再上升到“器物”,感性的心理机制随着时空发展影响着影壁理性的变化、存在、发展与延伸。研究建筑空间在不同时空中所诠释出的“建筑意”,将其反作用于建筑及建筑小品的创作过程中,将有助于设计出新的具有文化性的“器物”。所以影壁建筑意既是两个概念清晰的单体,同时影壁又反映出“建筑意”,而“建筑意”则不断影响着影壁的发展。
   如何将传统的建筑符号在现代的文脉中进得以延伸?这是本论文之根本。影壁与“建筑意”透视出实体与意象之间存在着诸多空间关系,如虚实、隐显等,这两者的互动与比较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特点,空间处理手段以及人文精神。通过借鉴这种空间处理手法如隔、曲、隐、对称与非对称等,对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民族性与文化性的传承将会起到莫大的推动作用。我想在现代设计中唯有“不求形似,而求神似”才是传统民族性与文化性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