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德国犹太妇女及儿童难民在英国的流亡(1933-1945)
【6h】

德国犹太妇女及儿童难民在英国的流亡(1933-1945)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情况

2 、国内研究情况

第一章 流亡前德国犹太妇女及儿童的生活

第一节 犹太妇女

一、 失去友谊

二、 经济危机

三、 心理压力

四、 角色转变

第二节 犹太儿童

一、 犹太儿童在德国公立学校

二、 学校对家庭生活的影响

三、 犹太学校

第三节 面临流亡

第二章 英国对难民的态度

第一节 世界的反应

第二节 英国政府的难民政策

一、 限制性政策

二、 有限吸收政策

第三节 犹太难民组织的帮助

第三章 在英国的流亡生活

第一节 流亡生活早期

一、 犹太妇女难民的生活

二、 犹太儿童难民的生活

第二节 流亡生活的中期

一、 犹太妇女难民在大拘审时期

二、 犹太妇女战时工作

三、 大撤退时期的犹太儿童难民

第三节 流亡生活末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尤其是广大的欧洲犹太人,更像是经历了一次人间炼狱。1933年,随着德国政府颁布《重设公职人员法》,所有“非雅利安”血统的犹太人被清除出行政机构。1935年的《纽伦堡法》剥夺了德国犹太人的帝国公民权,使他们沦为二等公民,并被彻底地排除在文化教育事业之外。此外,《保护德意志血统与德意志荣誉法》还禁止犹太人与非犹太人通婚,已经结合的婚姻宣布无效。犹太人在德国的生活越来越艰难,他们面临来自这个国家各个角落的袭击。这其中,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犹太妇女及儿童承受了比其他成年人更多的伤痛,他们的学习、生活、家庭都因为纳粹掌权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纳粹迫害的加重,犹太人在德国的生活日益危险,最终只能选择移民来躲避纳粹带来的生命威胁。得益于英国政府对犹太难民的有限吸收政策,部分犹太妇女及儿童成功地进入英国避难。尽管他们在英国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还承受了更多的苦难,但犹太妇女及儿童最终战胜困难,成为了这场浩劫的幸存者,有的甚至永久定居英国。他们是避难的难民,是英国民众的战友,也是英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者,对英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为指导,采取史论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从移民前德国犹太妇女及儿童难民的生活状况入手,以时间、事件发生的先后为顺序,通过阐述和分析英国政府对犹太妇女及儿童难民的接纳态度、犹太妇女及儿童难民在英国流亡、难民对英国的贡献,客观地反映犹太妇女及儿童难民在英国生活的各个方面。纵观全文,犹太妇女及儿童难民在英国的流亡生活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本文将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对此分别加以阐述。
   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尽管英国政府的难民政策存在一些诟病,其基本立足点是利己主义,但毫无疑问,英国对犹太难民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犹太妇女及儿童难民在英国的生活虽充满曲折和磨难,但得益于英国的庇佑才使他们的生命得以延续,这个意义是无法取代的。广大难民在接受英国慷慨救助的同时也对英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直到今天,世界各国针对难民的制度仍旧不完善,在英国寻求庇护的儿童及妇女难民在教育、生活等方面还面临许多困难仍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人们应该从历史的发展中找寻经验,取长补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