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土地流转的信托模式研究——以湖南省益阳市草尾镇为例
【6h】

农村土地流转的信托模式研究——以湖南省益阳市草尾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村土地流转

二、农村土地信托流转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产权理论

二、地租理论

三、规模经济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土地信托流转模式及比较

一、美国“门郡模式”的案例分析

二、浙江“绍兴模式”的实践分析

第二章 湖南省农村土地信托流转“草尾模式”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草尾模式”产生的背景

一、益阳市草尾镇的条件优势

二、土地撂荒现象的日益严峻

三、农业规模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二节 “草尾模式”的运作机理

一、“草尾模式”的构成要素

二、“草尾模式”的制度设计

三、“草尾模式”的运作流程

第三节 “草尾模式”实施的成效

一、带动了经济收益全面提高

二、推动了农业生产规模经营

三、加快了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四、促进了乡村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章 农村土地信托流转“草尾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草尾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就业的现实困境

二、农户权益的保障缺失

三、诱发腐败的潜在风险

四、粮食市场的安全隐患

第二节 “草尾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二、信托制度设计不完善

三、政府职权界线不明确

四、农地流转监管不到位

第四章 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健全农村土地信托的法律依据

一、落实信托土地的确权登记

二、保持信托财产法律独立性

第二节 建立农村土地信托的监管制度

一、明确政府的服务职能

二、建立信托监察人制度

三、完善土地招投标工作

第三节 构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一、保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二、推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三、推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四、建立农村就业保障制度

第四节 完善农民信托权益的救济途径

一、畅通司法救济渠道

二、拓宽行政救济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农村土地抛荒现象日益严峻以及农业发展规模化面临的阻碍,使得农村开始自发流转土地,但是传统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由于自身的限制,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不能满足合理流转农村土地的需求。全国逐渐出现将信托制度与农村土地流转相结合的土地流转方式,并且在实践中展现了信托的特殊优势。湖南省益阳市草尾镇因势利导,作为益阳开展土地信托流转的试点单位,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成功模式被称之为“草尾模式”,在全国十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文中所研究的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本文主要以“草尾模式”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在相关概念、理论以及国内外实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该模式产生背景、运作机理以及创造的效益。作为一个成功的试点案例,“草尾模式”创造了诸多效益,促进经济增收、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加速城乡统筹发展和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等。同时,其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农民就业困境、农民权益受侵、滋生腐败的风险以及粮食安全隐患。因此,本文在分析“草尾模式”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基础之上,结合国内外其他土地信托典型案例,提出相应具体防范措施和解决对策,顺利推进我国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根据“草尾模式”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对策,一是构建农村就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二是维护农民基本权益提供渠道;三是完善我国的信托法,为推行农村土地的流转提供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四是加强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监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