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古今韵会举要》体例研究
【6h】

《古今韵会举要》体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古今韵会举要》概说

1.1.1 《古今韵会举要》作者与成书

1.1.2 《举要》流传与版本

1.2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1.2.1 选题意义

1.2.2 研究方法及步骤

1.3 《举要》的结构框架

2 收字体例

2.1 收字总则

2.2 收字细则

2.2.1 增字术语

2.2.2 删、并、订正术语

2.3 异体字收字体例

2.3.1 本作某

2.3.2 或作某、亦作某、又作某

2.3.3 隶作某、籀作某、篆作某

2.3.4 省作某

2.3.5 通作某

2.3.6 古作某

2.3.7 今作某

2.3.8 俗作某

2.3.9 书作某

3 注音体例

3.1 纽音的体例

3.1.1 纽音反切来源

3.1.2 纽音注音体例

3.2 又音的体例

3.3 音读来源

3.4 其它注音体例

3.4.1 依《礼部韵略》和“毛氏韵”取经传协音

3.4.2 古代典籍中与字头音同,但非同字头者,列于字头之后

3.4.3 俗读音的辩证

3.4.4 字头后所列或体也会标注读音

4 释义体例

4.1 初义来源

4.1.1 引《说文》定初义

4.1.2 未引《说文》定初义

4.2 初义之外的其它义项来源

4.2.1 承袭前代韵书释义

4.2.2 作者增释

4.3 释义引例

4.3.1 例证

4.3.2 例句

4.3.3 例证和例句结合

4.4 释义辩证

4.4.1 监本韵略旧注误者,注云:旧韵注误,今正

4.4.2 毛韵误者,注云:增韵旧注误

4.4.3 他韵误注者,亦述于本字之后

5 体例得失

5.1 成就与价值

5.1.1 收字体例

5.1.2 注音体例

5.1.3 释义体例

5.2 不足之处

5.2.1 增字数目有误

5.2.2 增字来源有误

5.2.3 异体字标示不明

5.2.4 引用书名或篇名经常前后不一

5.2.5 初义未采《说文》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古今韵会举要》是既集前代韵书之大成,又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独特体例的一部元代韵书,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以辞书学、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为指导,并采用比较法、列表法、归总法和文献考证法对《举要》的体例进行了总结。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先从作者与成书、流传与版本两个方面对《举要》进行了概述,然後提出了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结构框架。第二章收字体例,详细介绍了《举要》的收字总则、收字细则及异体字收字体例三个方面。第三章注音体例,分别介绍了:纽音体例,包括纽音的反切来源及纽音的注音体例两个方面;又音体例,包括同一韵部的又音和不同韵部的又音两个部份;音读来源,对《举要》所记载的前代经师的读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後结合《凡例》,总结了注音方面的其他体例。第四章释义体例,该章的内容有义项来源、释义引例和释义辩证。义项来源分为初义来源和其他义项来源两方面;释义引例包括例证、例句及例证和例句结合三方面;释义辩证主要是针对对前代韵书出现的释义错误做出订正。第五章对本文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凡例》指出了《举要》体例的成就与不足之处。通过对《举要》体例的研究,归总出了《举要》完备的体例,并结合《凡例》进行对照研究,找出了纰漏与不足,为辞书史的研究及当代辞书的编纂提供了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