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张楚廷大学管理思想研究
【6h】

张楚廷大学管理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选题背景:现代大学的组织特性与管理困境

二、张楚廷大学管理思想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张楚廷大学管理思想形成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中国高等教育从复苏到重建

一、高等学校领导体制改革:校长负责制的实施

二、高等学校办学主体的改革:民办教育开始发展

三、高等教育改革逐步深入

第二节 实践经验:张楚廷大学管理的成功案例

一、湖南师范大学的振兴和发展

二、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崛起

第三节 大学管理者和研究者的结合:大学管理智慧的形成

一、大学管理者作为实践者和研究者身份的整合

二、大学管理者与研究者之间的视角转换和沟通

三、张楚廷高等教育理论成果

第二章 人主义:张楚廷大学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石

第一节 张楚廷早期人生经历对他关于“人”的思考的影响

一、少年求学经历

二、青年早期艰难的人生经历

三、青年时期的教师经历

第二节 人是什么:教育的第一问

一、人作为教育的目的和出发点

二、人之质作为教育的依据

三、“人”的教育:张楚廷对教育的理论思考

第三节 大学是人的自我生成

一、大学的产生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学与休闲

二、大学的产生与人的思维发展:大学与哲学

三、大学的产生是人的自我需要

四、大学人赋予大学的特性

第三章 “自我治理”的大学:寓于实践的张楚廷大学管理思想体系

第一节 “学术至上”:大学内部管理之要

一、大学学术本位:张楚廷大学管理的逻辑起点

二、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生命线:张楚廷大学管理的目标指向

三、师生利益优先:张楚廷大学管理的实践准则

四、人才战略与学科建设:张楚廷学术管理的具体路径

五、行政维护学术:张楚廷大学管理的机制保障

第二节 “大学自治”:大学外部治理之义

一、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需要政府支持,但不需要政府干预

二、大学与其他机构的关系:大学引领

三、大学与大学的关系:合作与竞争

第三节 “自我治理”:大学管理的内外合力所趋

一、校长治校

二、学者坚持“为真理而真理”的学术良知

三、学习是学生的天职

第四章 失去自我的大学:张楚廷对大学管理的现实批判

第一节 “权力”对“权利”的僭越:大学管理的本末倒置

一、政府对大学的干预:大学办学自主权的丧失

二、大学内部行政权力挤兑学术权力:学术自由难以实现

第二节 “金钱”对“学术”的腐蚀:大学管理的价值扭曲

一、政策性拨款扼住大学经济命脉:大学不得不迎合政府的评估

二、课题指标强化大学的逐利性:大学学术对市场的暧昧

三、大学教师的生存困境带来大学教师独立人格的丧失

第三节 “官僚”与“制度”的对立:大学管理的手段误用

一、大学的官僚主义导致学术权力边缘化:大学民主管理缺乏

二、量化管理和指标管理背离学术逻辑:大学目标管理僵化

三、大学治理中“法律主义”的贫乏:大学法治管理失范

第五章 张楚廷大学管理思想的哲学思考

第一节 “显性管理”与“隐性管理”的融合:张楚廷大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一、显性管理: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二、隐性管理:张楚廷大学管理的特色

三、显性管理与隐性管理结合——制度和文化的合力

第二节 “有为”到“无为”:张楚廷大学管理的哲思

一、“不管”之管理:“无为”的管理境界

二、“不管”:将人看得更高的管理

三、“管”与“不管”的灵活运用:有效的管理方式

第三节 共性与个性:大学管理的追求和境界

一、大学品格的坚守:真理至上、保持良知、维护正义

二、大学个性的重塑:大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整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研究论文情况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大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自身运行规律的社会组织。大学的有效运行和长远发展需要卓越的领导和管理。当前我国大学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从宏观层面看,大学没有独立地位,缺少自治的空间;在微观层面,大学行政权力严重侵蚀学术权力,大学学术权力弱化。这严重影响我国大学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我国大学的健康和长远发展亟需先进的大学管理思想。
  张楚廷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大学校长,在执掌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数十年大学教育和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超越、丰富自己的大学管理思想,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大学管理思想体系。张楚廷大学管理智慧的形成,是其自身作为大学管理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视角和身份整合,同时也是其在大学管理者与研究者之间的进行视角转换和交流的结果。张楚廷的教育实践、管理实践是其创作的源泉,而他的学术研究和创作又促进了其教育实践和管理实践。其大学管理思想与实践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张楚廷的“人”哲学是其大学管理实践和思想的理论基石。张楚廷的人生经历,对其关于“人”的思考产生了巨大影响。张楚廷将“人是什么”作为教育的第一问,认为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教育之根本在人。大学的产生是人的需要,是人的自我生成,是人的文化的、思想的、精神的产物。因此,在大学教育和管理中时刻都不能离开对人的思索和重视。
  张楚廷的大学管理实践是其大学管理思想的重要体现。张楚廷在大学管理中始终坚持以学术为本位,将学术自由视为大学的生命,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障他的大学的学术自由。因此在处理大学内部师生员工的关系上、大学与政府、大学与外界其他机构的关系上,张楚廷始终坚持在学术上保持大学鲜明的个性,坚持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原则。
  成功的大学管理实践和深刻的理论思考使得张楚廷对现实中的大学管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洞察,为此他对当前我国大学管理提出了以下批判:首先,政府对大学的管控导致大学管理的本末倒置;其次,由于金钱对学术的腐蚀,使得大学管理的价值扭曲;再次,大学科学管理手段的误用使得大学民主管理缺乏、目标管理僵化、法制管理失范。
  张楚廷的大学管理思想富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张楚廷的大学管理是“显性”与“隐性”的有机融合,也是“管”与“不管”的巧妙结合。张楚廷的“隐性管理”和“不管”之管是更关注人的管理。在大学管理中需要保持大学的共性,形成以学术为统摄的大学管理——坚守大学“真理至上”的品格,同时大学要明确自己独特的理念,以塑造富有个性的、品质一流的大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