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古代意象特征论
【6h】

中国古代意象特征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古代意象特征总论

第一节 古代意象特征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古代意象特征体系论

第三节 古代意象论的哲学基础

第二章 意象的直观性

第一节 意象直观论

一、从“象”说起

二、“皎然在目”的欣赏直观

三、“应目会心”的创构直观

第二节 意象直观论溯源

一、《周易》论象的直观性

二、老庄论象的直观性

第三章 意象的形上性

第一节 意象形上论

一、作品的超越性意义

二、作者的神秘性思维

第二节 意象形上论溯源

一、《周易》论象的形上性

二、老庄论象的形上性

第四章 意象的整体性

第一节 意象整体论

一、言、象、意的多层结构

二、言内与言外

三、象内与象外

四、外意与内意

第二节 意象整体论溯源

一、《周易》论象的整体性

二、老庄论象的整体性

第五章 意象论与意境论及西方意象论

第一节 意象论与意境论的关系

一、从意象论到意境论

二、意象的三个特征与意境的三个层次

三、意象与意境之异

第二节 古代意象论与西方意象论

一、西方意象论发展略论

二、中西意象特征之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意象问题是古代文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集中对古代意象的特征进行探讨,并将这些特征建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本文试图以此为突破点,把握古代意象的独特内涵,将意象研究推向更为深入的层面。
  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写作缘由。20世纪中国文论受到西方文论很大的影响,古代意象论被“冷落”,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意象”。直到80年代,学界才开始对古代意象论进行全面研究,但对古代意象的独特内涵的把握尚有不足,因此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第一章是总论,此章对古代意象特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一个关于意象特征的完整体系,认为意象论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哲学基础。
  第二、三、四章分论古代意象的三个特征,并且分别对意象的每个特征进行了溯源,这些特征与《周易》、《老子》、《庄子》的某些思想有着密切关联。具体而言,第二章探讨意象的直观性,意象作为一种感性形象,在读者的欣赏过程与作者的创构过程中,意象始终以一种具体、鲜明的形象呈现。第三章探讨意象的形上性,意象作为表意之象,它是对已有的言、象的超越,在作品中表现为一种超越性的余意、余味,它是一种形而上的“哲学意义”;在作者是其对人生、历史、宇宙的形上思考,这种思考并非以逻辑方式呈现,具有一定的神秘性。
  第四章探讨意象的整体性,意象是多层的、多面的、立体的结构体,就纵向结构而言,它由言、象、意三个层面契合成一体;就横向结构而言,每一层面都是有内有外、有显有隐的完整结构体。
  第五章探讨意象论与意境论及与西方意象论的关系,正是意象所具有的这些特征,决定了中国意象论必然会自然而然地发展为意境论,决定了中国意象论与西方意象论在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的基础上,也有着自身独特的内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