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杜鲁门·卡波特《冷血》中的哥特特性
【6h】

杜鲁门·卡波特《冷血》中的哥特特性

代理获取

目录

Aabstract

摘要

Contents

Introduction

Chapter 1 Gothicism in Settings

1.1 Desolate Holcomb

1.2 Dark Night and Basement

1.3 Funeral Ceremony and Bleak Graves

Chapter Two Gothicism in Characters

2.1 Perry Smith---a Character of Schizophrenia

2.2 Dick Hickock---a Character of Paedophile

2.3 Mrs.Clutter----a Character of Psychiatry

Chapter Three Gothicism in Plots

3.1 Unexpected Death

3.2 Bloody and Violent Events

3.3 Extreme Religious Conflict

Chapter Four Aesthetic Effects and Thematic Sublimation of Gothicism

4.1 Aesthetic Effects

4.2 Thematic Sublimation:Truman Capote’s Humanistic Concern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声明

展开▼

摘要

杜鲁门·卡波特是当代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是属于南方哥特传统的作家。卡波特的《冷血》作为一部新题材的小说,也是属于这一传统的。这部作品描写了现实的暴力,死亡和扭曲的人物。本论文将探讨《冷血》中的哥特特征及其这些哥特特征产生的功能。《冷血》表现出卡波特对碎片化的人和碎片化的社会的思考。
  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正文分为三章。绪论部分首先概述了杜鲁门·卡波特创作特色,以及代表作《冷血》,然后综述了国内外对《冷血》的研究成果,并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选题,阐述论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基本观点以及论文的内容。第一章从小说哥特背景方面分析,比如,萧瑟的霍尔库姆;黑夜,地下室以及葬礼和坟墓。这些场景展现出哥特的恐怖气氛。第二章分析小说三个代表性的原型主人公---佩里、迪克和女主人公克拉特太太。佩里和迪克身处于社会底层,被社会无情地折磨而精神扭曲,而卡拉特太太婚后成为了婚姻的奴隶变得精神失常。这些哥特性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形成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因此分析这些人物对于探究当时的社会状况很有意义。第三章分析小说中的哥特情节,主要包括无理由的谋杀,暴力和血腥行为的频繁出现,以及宗教冲突都展现出这一病态的社会。第四章阐释哥特特征在作品中的重要性。哥特特征增强审美,强化主题,同时表现出作者对着整个扭曲和病态社会的批判,对碎片化的人和碎片化的社会的人道主义关怀。结语部分扼要回顾论文主体部分的论点,并强调卡波特的写作技巧展现出一种美学效果,而且更加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
  卡波特运用哥特手法,将人类的内心和外在现实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通过哥特式恐怖释放受压抑的情感,而这些变态畸形的极端情感恰恰源于外在社会的极端现实。所以,《冷血》这部小说,不仅仅是卡波特对一新闻事实的简单记录,也是通过哥特式写作手法来表达作者对社会和大众的关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