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沙窑的灵魂——釉下彩瓷纹样的深层审美探究
【6h】

长沙窑的灵魂——釉下彩瓷纹样的深层审美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价值

3.研究意义及目的

4.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第一章 长沙窑及釉下彩纹样的综合概述

1.长沙窑的综合概述

1.1 长沙窑的地理位置及时代背景

1.2 兴衰历程

1.3 出土情况

2.长沙窑釉下彩的审美艺术综述

2.1 釉下彩纹样装饰的概念

2.2 釉下彩瓷出现的历史原由

2.3 釉下彩的工艺艺术

第二章 釉下彩瓷的装饰题材分类

2.1 点彩初成,几何纹小试牛刀

2.2 另开生面,厚积薄发

2.3 百尺竿头,始开先河

1、商贾经营活动类诗词纹样

2、离愁别恨类

3、爱情婚姻题材类

4、警事劝诫类

5、其他风俗民情类

第三章 釉下彩纹样的审美探究

3.1 釉下彩纹样之美

3.2 “自在之美’’与“自为之美’’

3.3 诗意美

第四章 釉下彩纹样的综合成因

4.1 宗教元素的时代传承——圆融合一,精神向往

4.1 本土风情文化对釉下彩纹的渗透——旖旎湖湘,芳草伊人

4.3 商业和文化的碰撞——互为己用,相映成辉

4.4 异域文化的影响——异曲同工,别具风情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相关目录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纵观古今中外文明史,长沙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监略妥注》中有:“舜陶于河滨,而器不苦窳”,记载了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的源远流长。早于殷商之前,舜帝就带领先民在湘江河滨开始了制陶之业,进行原始的陶瓷创作。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它的问世,对后来的宋、元、明、清时期,甚至现今的产品开发,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釉下彩瓷从单色釉的局限中打破,首创了色彩斑斓的陶瓷,成为长沙窑最突出、重要的成就。随着世界关注的“海上丝绸之路”热潮以及“黑石”号、“南海1号”、“碗礁1号”等古沉船的发掘,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们将研究的课题转向这个文化与经济并存的热点。通过对比众多沉船中的文物,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面世的古船遗物中,数量最多的是中国古陶瓷产品,因而更有学者称其为“海上古瓷器之路”。正是“黑石”号考古工作的开展,56500多件长沙窑瓷器带来了巨大的归属感,一瞬间将长沙窑置于学术界的关注浪尖。长沙窑最著名的釉下彩装饰,其装饰内容包罗书法、绘画等多维文化内涵,使得其能够安然屹立于唐代“南青北白”的背景中。
  纹样,又称纹饰,是衬托主体的辅助装饰,如绿叶之于红花,与主体物呈现珠璧交辉的效果,通过对长沙窑彩瓷纹样的审美探究,能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它的制作工艺、装饰手法以及同时期唐代整个社会的审美习惯,同时也能弥补这让长沙窑沉睡千年的遗憾之情。本文从长沙窑釉下彩瓷的纹样着手研究,以时间为序对其纹样进行详尽而系统的归纳,分析当时的工艺技术、历史背景、经济背景、中华文化,探索作为长沙窑发源地的湖湘文明,从多维度解读唐朝人民和工匠的文化底蕴,对中西方文化交流起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对构建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和产品开发建立了一座桥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