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泰国学生初级阶段副词“很、真、太”的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以泰国曼谷拉比亚苏莎学校为例
【6h】

泰国学生初级阶段副词“很、真、太”的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以泰国曼谷拉比亚苏莎学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1.4 研究综述

1.4.1 对”很、真、太”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现状

1.4.2 对”很、真、太”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2.“很”、“真”、“太”的语法分析

2.1 “很”、“真’’、“太”的语义对比

2.1.1 “很”的基本语义

2.1.2 “真”的基本语义

2.1.3 “太”的基本语义

2.1.4 “很、真、太”语义对比

2.2 “很”、“真’’、“太”的句法对比

2.2.1 “很”的句法研究

2.2.2 “真”的句法研究

2.2.3 “太”的句法研究

2.2.4 “很、真、太”句法对比

2.3 “很”、“真”、“太”的语用对比

2.3.1 语气

2.3.2 焦点

3.“很”、“真”、“太”的汉泰语对比

3.1 “很”、“真”、“太”的汉泰词义对比

3.1.1 “很”的汉泰词义对比

3.1.2 “真”的汉泰语词义对比

3.1.3 “太”的汉泰语词义对比

3.1.4 小结

3.2 “很”、“真”、“太”的汉泰句法对比

3.2.1 “很”的汉泰句法对比

3.2.2 “真”的汉泰句法分析

3.2.3 “太”的汉泰句法分析

3.3 “很’’、“真”、“太’’的汉泰语用对比

3.3.1 副词语用重叠使用

3.3.2 副词组合使用

4.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很、真、太”的调查问卷分析

4.1 调查问卷对象、设计与目标

4.1.1 问卷对象

4.1.2 问卷设计与实施

4.1.3 问卷目标

4.2 调查结果

4.2.1 教学反馈问卷调查结果

4.2.2 “很、真、太”测试试卷调查结果

4.3 综合结论

5.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很、真、太’’的偏误类型与原因

5.1 偏误类型

5.1.1 错序

5.1.2 遗漏

5.1.3 误加

5.1.4 误代

5.2 偏误原因

5.2.1 母语负迁移

5.2.2 目的语泛化

5.2.3 训练不当

5.2.4 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不当

6.教学策略与案例

6.1 教学策略

6.1.1 情景讲解法

6.1.2 夸张演示法

6.1.3 对比分析法

6.1.4 分组任务法

6.2 教学案例与分析

7.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很、真、太”是现代汉语中常见常用的程度副词,也是外国汉语学习者最早接触和使用的程度副词。作为国家汉办组织的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我发现由于泰语和汉语在这几个词的差异,造成许多泰国学生的普遍性偏误。本文通过笔者在泰国为期十个月教学时收集的语料和调查问卷,结合汉泰语“很、真、太”的对比分析,探究泰国汉语初级阶段学生习得副词”很、真、太”的偏误情况及其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以期对泰国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启发。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很、真、太”的现代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第二章为“很、真、太”的汉语对比分析,包括“三个平面”即语义、句法、语用的分析.第三章为“很、真、太”的汉泰语对比分析,同样包括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平面。第四章为调查问卷分析,包括调查对象、设计和目标等基本情况以及调查结果的详细分析。第五章为偏误分析及其原因,偏误类型包括错序、遗漏、误用和误代,偏误原因包括母语负迁移、目的语泛化、训练不当、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不当。第六章为教学对策和建议,该章会结合学生偏误情况以及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包括情景讲解法、夸张演示法、对比分析法、分组任务法。最后一章为全文小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