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传播与文化视阈下的中国网络“吃播”研究
【6h】

传播与文化视阈下的中国网络“吃播”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中国网络“吃播”的发展及其勃兴语境

第一节中国网络“吃播’’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韩日网络“吃饭直播”的输入

二、发展:中国多家网络直播平台的入驻

第二节中国网络“吃播’’勃兴的社会语境

一、新时期的物质基础与饮食观念

二、饮食文化的多媒体传播与共鸣

三、中国网络视频直播行业的勃兴

第二章中国网络“吃播”的传播实践

第一节中国网络“吃播’’的内容生产

一、主播制控的内容生产

二、受众参与的内容生产

第二节中国网络“吃播”的传播方式

一、始于草根的去中心化传播

二、基于社群的裂变式传播

三、基于平台的资源整合传播

一、中国网络“吃播”用户问卷调查

二、中国网络“吃播”的使用需求分析

第三章中国网络“吃播’’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认同与抵抗:“吃播”的青年亚文化症候

一、因美食结缘的网络社群交往

二、借力美食话语的亚文化抵抗

第二节窥私与审视:“吃播’’的视觉文化表征

一、美食窥探下的视听快感

二、直播镜头下的身体认同

三、双重凝视下的性别政治

第三节符号消费与情感体验:“吃播”的消费文化诉求

一、美食刺激下的欲望性消费

二、在线仪式中的情感性消费

三、虚拟场域中的炫耀性消费

第四章中国网络“吃播”的负面影响及发展策略

一、内容同质低俗化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二、虚拟交往加剧现实人际交往的异化

三、过度娱乐化使年轻人精神生态失衡

第二节中国网络“吃播”的发展策略

一、加注“吃播”的文化与经济价值

二、加强“吃播’’的多重把关与监督

三、强化受众的媒介素养与理性思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吃播”是“吃饭直播”的简称,源自2014年末韩国网络上兴起的一类“美食真人秀”节目,即网民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观看主播在家中烹饪、享受美食全过程的一档节目,随后渐渐传入我国。 诞生于自媒体时代的网络“吃播”是网络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式的产物。在一次“吃播”中,主播在其个人形象、直播场景、美食、表演风格等方面自主编码,并在与受众的交流互动中,相应地调整自己的传播内容。一些“吃播”主播被“吃货”网友们簇拥为意见领袖和“网红吃播”。受众在观看主播的过程中,一同享受着弹幕场域的话语狂欢,并试图通过打赏主播虚拟礼物的方式建构身份认同。 作为当代视觉文化的媒介形态之一,“吃播”将传统的吃饭仪式搬上网络,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与窥探欲,受众在“看”中感受愉悦,主播在“吃”中获得关注;作为一类新兴的青年亚文化形态,“吃播”颠覆了传统的饮食文化传播实践,主播和受众通过一场线上的“虚拟饭局”交流美食信息,与此同时,共同消遣无聊,于抵抗中建立认同,从中获取情感共鸣,排遣孤独。“吃播”的出现是网络时代私人领域进入公共空间的隐喻之一,是热爱美食、享受生活的中国当代青年试图构建自我认同、寻找情感宣泄口的狂欢仪式,也在一定意义上建构了一场在线的中华美食博览会,具有传播饮食文化的意义。 然而,“吃播”场域中的互动关系与身份认同都不同程度地打上了消费主义的文化印记。对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的“吃播”,政府部门与网络平台仍需加强监管。重构美食背后的集体记忆、以美食强化文化认同,是我国网络“吃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著录项

  • 作者

    李梦霞;

  •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学科 传播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琦;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心理学;
  • 关键词

    传播; 文化; 阈下; 中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