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虚拟语气意义构建认知研究——以If从句虚拟语气为例
【6h】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虚拟语气意义构建认知研究——以If从句虚拟语气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List of Figures

目录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Aim of the Thesis

1.2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1.3 Outline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s of Subjunctive Mood

2.2 An Overview on the Studies of Subjunctive Mood

2.3 Evaluation of the Approaches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Study

3.1 A Brief History of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3.2 Key Terms of Conceptual Blending Networks

3.3 Types of Conceptual Blending Networks

3.4 Non–linguistic Elements in Blending

Chapter 4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If-Clause Subjunctive Mood

4.1 Delimitation of If-CSM

4.2 Proces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If-CSM

4.3 Meaning Construction Model of Subjunctive Mood

4.4 Summary

Chapter 5 Application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Model

5.1 Classification of If-CSM

5.2 Study of If-Cause Subjunctive Mood in Blending Networks

5.3 Cross-space Mapping

5.4 Evaluation of the Cognitive Model

5.5 Summary

Chapter 6 Conclusion

6.1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6.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参考文献

Appendix \(A\)

Appendix \(B\)

展开▼

摘要

英语虚拟语气一直受到语言学家及语法学家们的关注。他们从各个方面对虚拟语气进行了分析,包括给虚拟语气下定义,进行分类,讨论其在交际中的功能,甚至也争论其存在的价值,而随着语言学发展,虚拟语气的意义构建成为研究重点。
  概念整合理论为阐释意义的实时构建过程提供了途径。概念整合理论认为概念整合是人类在认知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它拥有一套完善而动态的运行体系。概念整合共需要四个心理空间来进行运作,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整合空间。其中,两个输入空间中的某些元素在意识活动过程中被选择性地投射到整合空间,这些元素各自又进行重新组合、扩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层创结构。
  本论文尝试在概念整合理论的框架下,主要以If从句虚拟语气为例(以下简称If-CSM),根据Fauconnier的网络模式,构建一个统一的针对英语虚拟语气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式,揭示虚拟语气的意义构建过程,从而进一步认识虚拟语气的本质。这个整合模式就是:在两个输入空间(往往是非现实空间和现实空间)中,找到切入点并建构有部分因素与切入点类似的共有空间,现实与非现实空间经过组合、完善和扩展生成一个整合空间,最终构建出与事实相反的意义。本文所用语料主要来自国内外权威语法著作,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将If从句虚拟语气分成三类:镜像网络型If从句虚拟语气,单向网络型If从句虚拟语气和双向网络型If从句虚拟语气。通过分类和对语料的在线分析,我们发现,If从句虚拟语气意义构建实质上是一个心理空间映射的过程,其跨空间映射类型主要有隐喻式映射和类推式映射。同时,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非语言因素同样在意义构建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此研究突破传统语法从形式上对虚拟语气的分类,是对If从句虚拟语气研究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另外,此研究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呈现了If从句虚拟语气的意义生成过程,再一次证明了概念整合理论的解释力,也为该理论对反事实从句的研究作了有力的补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