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年中国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研究(2013-2017)
【6h】

近年中国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研究(2013-2017)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类型化意义的研究

二、青春电影的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要点

四、总结

第1章 中国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的主题表达

1.1刻画爱情与回想青春

1.2找寻自我与追求梦想

第2章 中国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的图象符号

2.1类型化的叙事物像铺陈

2.1.1校服

2.1.2白色系服装

2.1.3自行车

2.1.4年代偶像

2.2.1篮球场

2.2.2教室

第3章 中国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的叙事手法

3.1传统线性结构刻画青春

3.2交叉剪辑见证成长

第4章 关于中国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的思考

4.1消费语境下的青春再书写

4.1.1网络文化的崛起与受众群体的改变

4.1.2流行文化、快餐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消解

4.2当前影视媒介下的创作失衡

4.2.1青年人物行为建构的失当

4.2.2情节构思偏离现实

4.3受众面对的认同困境

4.3.1道德认同危机

4.3.2自我认同焦虑

4.3.3社会认同缺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近年大陆校园青春电影年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2013年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以来,中国大陆校园青春电影呈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井喷式的发展态势。通过探析中国大陆近四年的校园青春电影的共性和特点,试图探索出独属于中国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的发展之路。运用调查法对中国大陆近四年上映的校园青春电影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归纳从而总结出其类型化的发展态势。与以前的校园青春电影相比,研究创新点是研究对象的有条件有限制的筛选,仅认为“成长性”作为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一个突出特征,但并不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划分标准,而是将“青春”和“校园”两因素所包含的客观条件作为划分依据对影片进行筛选。
  在主题类型上,近年中国大陆校园青春电影主题表达主要分为刻画爱情与回想青春、寻找自我与追寻梦想两大主题,在解析各主题类型的不同表达形式与内容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大陆校园青春电影各主题类型所体现出的当代青年人的不同以往的精神世界和鲜活的个性。其次在电影的视听语言方面,近四年的中国大陆校园青春电影体现出了类型化的叙事物像铺陈与模式化的场景建构。大陆青春电影发展至今,已经初步有了更固定的观影群体,已经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叙事图谱。任何类型的叙事语境都浸透着饱含意味的惯例,这种意味又反过来决定了它们在个别影片中的运用,从分析物像与场景解构中国大陆校园青春的类型化发展内容。近年的中国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的情节组织已经能够有自身的形式化情节叙事,再者从电影的叙事手法与角度出发,将中国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的叙事风格区分为传统线性结构表达青春与交叉剪辑见证成长来叙述,解构大陆青春影片中的叙事风格特征。
  在分析、归纳近年中国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类型化的主题类型、图象符号和叙事风格后,提出关于近年中国大陆爆发式发展的青春影片的思考。近几年中国商业空间的开展扩大,各种文化的充斥与碰撞,反思其对中国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的冲击和影响。再者影视媒介作为再现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它有为受众构建现实镜像,让受众在现实镜像中获得“社会认知”实现“身份认同”的作用的,所以校园青春电影在人物建构、塑造上的缺失和对当代青年价值观引导的不足我们理应给予重视。在当下,我们在发展的同时,更应该以积极探索,理性面对和谨慎研究的态度面对中国大陆校园青春电影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