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公允价值的我国政府会计研究
【6h】

基于公允价值的我国政府会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湖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国内外政府会计研究回顾

1.2.2国内外公允价值研究回顾

1.3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第2章公允价值——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1计量:会计的核心

2.2会计计量的难点:计量属性

2.3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局限

2.4会计发展的趋势: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2.4.1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

2.4.2公允价值会计

2.4.3公允价值的应用

第3章西方国家政府会计模式评介

3.1西方国家政府会计发展概况

3.1.1西方国家政府会计改革历程

3.1.2国际组织对政府会计改革的推动

3.2不同模式政府会计现状及其比较

3.2.1德法模式政府会计

3.2.2美国模式政府会计

3.2.3英国模式政府会计

3.3不同政府会计模式比较

3.3.1德法模式政府会计与英美模式政府会计之间的差异

3.3.2不同模式政府会计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

3.4西方国家政府会计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借鉴

第4章我国政府会计发展概况

4.1我国目前的会计体系组成

4.2我国预算会计改革回顾

4.3政府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及预算会计比较

4.3.1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及其会计比较

4.3.2政府会计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比较

4.3.3政府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关系

4.4改革预算会计、建立政府会计的必要性

4.4.1预算会计本身的缺陷

4.4.2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预算会计改革

第5章建立基于公允价值的我国政府会计

5.1我国政府会计概念框架构想

5.2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关键:扩大会计对象范围

5.2.1研究会计对象的意义

5.2.2扩大我国预算会计对象范围

5.3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政府会计中的应用

5.3.1公允价值在政府会计中的应用之一:计量资产

5.3.2公允价值在政府会计中的应用之二:计量负债

5.4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它的重点仍然落在预算管理上,没有全面反映政府管理公共资源的情况,从而不能帮助政府解脱其公共受托责任。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国家职能转变都要求改革预算会计、建立政府会计,这也是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必要举措。 政府会计改革问题是目前国际共同关注的重点会计问题之一。国外对政府会计研究起步较早,成果斐然。近年来,我国也有不少学者致力于政府会计研究,毫无疑问,这些研究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目前的政府会计研究多集中于会计目标、会计基础、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的关系,而对其他方面关注较少,因此有必要对政府会计展开全面的研究。本文从政府会计对象及计量属性角度出发,探讨政府会计改革问题,拓展了研究的范围,这对丰富政府会计理论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介绍研究背景、回顾相关文献后,指出: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且经济越发展,公允价值会计越重要;接着评介了西方国家政府会计模式,目的是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提供借鉴;然后比较了政府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及预算会计,分析了预算会计的缺陷及建立政府会计的必要性;最后从扩大预算会计对象范围着手,结合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探讨建立基于公允价值的我国政府会计。 本文的创新在于从扩大预算会计对象范围着手,并将绿色会计(环境会计)概念引入政府会计改革及明确提出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于政府会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