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集体合同制度分析
【6h】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集体合同制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集体合同不良运行的现状及原因

2.1 集体合同不良运行的现状

2.1.1 集体合同不良运行的主要表现

2.1.2 集体合同不良运行的危害后果

2.2 集体合同不良运行的原因

2.2.1 我国集体合同制度地位较低

2.2.2 集体合同制度本身的缺陷

2.2.3 集体合同签订双方地位不平等

2.2.4 政府监督管理不力

2.2.5 法制宣传不到位

第3章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完善集体合同制度的必要性

3.1 集体合同制度的一般意义

3.1.1 弥补劳动立法不足

3.1.2 协调集体劳动关系

3.1.3 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3.2 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有助于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3.2.1 控制失业率急剧上升

3.2.2 增强企业抵御危机的能力

3.2.3 规范集体合同关系

3.2.4 防范经济危机导致社会危机

第4章 罗斯福新政中协调集体劳动关系的经验与启示

4.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4.2 罗斯福新政中协调集体劳动关系的经验

4.2.1 立法保障集体谈判权

4.2.2 明确集体谈判内容

4.2.3 禁止雇主的不公平劳工行为

4.3 罗斯福新政中协调集体劳动关系的启示

4.3.1 完善集体合同立法

4.3.2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4.3.3 强化工会组织地位

第5章 完善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对策

5.1 加快集体合同立法

5.2 实现劳资双方地位的平衡

5.2.1 强化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5.2.2 保障工会的独立性

5.2.3 建立罢工制度

5.3 推广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

5.4 强化政府的集体合同管理责任

5.4.1 对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签订的指导和服务

5.4.2 对集体合同文本的审查

5.4.3 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

5.5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集体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已为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认可和推行。集体合同可以弥补劳动立法不足,促进集体劳动关系和谐,是劳动者以团体力量对抗雇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直到推行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才开始运用集体合同协调劳动关系,集体合同制度目前尚处在逐步发展阶段。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与企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劳动关系领域受到的冲击也前所未有。我国集体合同运行不良的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为集体合同履约率更低;集体劳动关系严重失范;集体合同争议处理难度加大。究其因为,主要在于,集体合同制度地位较低且存在缺陷;工会独立性缺乏;劳动者罢工权缺失;政府监督管理不力;法制宣传不到位。集体合同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企业职工失业率急剧上升,职工权益受侵害更加严重,工会组织维权难度加大。在此背景下,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有助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尤其是有助于控制失业率急剧上升;增强企业抵御危机的能力;规范集体合同关系;防范经济危机导致社会危机。故完善集体合同制度,当前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危机中,推行社会政策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其中,工会组织的地位的提升,集体谈判制度的推广,劳动者就业条件和工资福利待遇的改善,对于美国当时摆脱经济危机、避免社会危机和后来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这对我国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具有重要启示。为此,我国应当以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为契机,加快集体合同立法步伐,完善集体合同制度。其重点在于:实现劳资双方地位的平衡;大力推广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强化政府的监督管理责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