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涉税案例研究
【6h】

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涉税案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本文结构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2章 我国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的相关分析

2.1 我国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的原理分析

2.1.1 我国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的主要内容

2.1.2 我国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的原理

2.2 我国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重点政策分析

2.2.1 关于非居民企业特许权使用费源泉扣缴的政策分析

2.2.2 关于非居民企业股息红利所得源泉扣缴的政策分析

2.3 我国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3章 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涉税案例介绍

3.1 涉税案例的选择

3.2 涉税案例背景介绍

3.2.1 涉税公司简介

3.2.2 涉税情况概述

第4章 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涉税案例分析

4.1 涉税案例税务处理分析

4.1.1 案例1河南华越汽车有限公司涉税案

4.1.2 案例2山东A有限公司涉税案

4.1.3 案例3重庆市HC公司涉税案

4.2 涉税案例的政策效用分析

4.2.1 涉税案例的政策的正效用分析

4.2.2 涉税案例的政策的负效用分析

4.3 涉税案例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4.3.1 涉税信息难以掌握

4.3.2 缺乏具体政策和制度指导

4.3.3 对扣缴义务人的惩罚力度与扣缴行为的稽查力度不够

4.3.4 企业代扣代缴意识薄弱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对我国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的启示

5.1 防范非居民企业避税行为

5.1.1 提高税务机关专业化管理水平

5.1.2 构建360度信息管理平台

5.1.3 防范非居民企业避税行为的具体建议

5.2 进一步明确法规定义和征税范围

5.3 完善对外付汇支付制度

5.4 平衡激励机制与惩罚机制

5.4.1 完善激励机制

5.4.2 完善惩罚机制

5.5 提高企业的源泉扣缴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主要的相关税收政策文件

展开▼

摘要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涉外经济日趋融合,人员、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配置和流动,创造了大量的非居民税源。近年来,我国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收入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尤其是预提所得税,成为新的税收增长点。但是,我国的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提高非居民企业源泉扣缴的管理水平、维护国家税收权益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历年来我国预提所得税收入增长状况与现有的管理手段入手,对我国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我国现有的管理模式较为被动,管理方式较为单一,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非居民企业征税管理水平的提高。基于以上问题与特许权使用费和股息红利是预提所得税中的重点与难点的事实,本文选取有关这两个方面的3个典型案例从税务处理、涉税政策效用的两面性、涉税问题的成因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现有法律法规存在的漏洞,部分企业涉税行为与税务机关立法目的向违背,造成少数相关政策具有效用的两面性;涉税信息难以掌握、税务机关与公司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现有税收法律法规存在漏洞、国内居民企业代扣代缴意识薄弱、税源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对扣缴义务人的惩罚力度不够是案例产生涉税问题的主要原因。
  结合现状分析、原理与政策研究、实务分析的结果,总结案例对我国非居民企业纳税管理的启示,并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对非居民企业纳税管理的实践经验,针对本文涉税案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非居民企业避税行为、进一步明确法规定义和征税范围、完善对外付汇支付制度、平衡激励与惩罚机制、加大业务宣传、提高企业的源泉扣缴意识的改进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