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研究
【6h】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相关概念界定

1.2.1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1.2.2政府债务与地方政府性债务

1.2.3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1.3 地方政府性债务文献综述

1.3.1 地方政府性债务效应

1.3.2 地方政府性债务成因

1.3.3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与绩效

1.3.4 经济增长与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

1.3.5 地方政府性债务文献统计分析

1.3.6 文献启示与评论

1.4研究方法

1.5研究思路、内容和结构安排

1.6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理论基础与形成机制

2.1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理论基础

2.1.1 公共产品理论与地方政府举债的必要性

2.1.2 代际公平理论与地方政府举债的合理性

2.1.3委托代理理论与地方政府性债务扩张

2.1.4制度变迁理论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2.1.5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2.2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机制分析

2.2.1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机制

2.2.2 财税管理体制因素的形成机制

2.2.3 行政管理体制因素的形成机制

2.2.4 投融资、债务管理体制因素的形成机制

2.2.5 其它相关经济因素的形成机制

2.3地方政府性债务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机制

2.3.1 对经济总量的影响

2.3.2 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2.3.3 对投资的影响

2.3.4 对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影响

2.3.5 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2.4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分析

3.1地方政府性债务整体规模和变化趋势

3.1.1 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1.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

3.1.2 地方政府资产负债

3.1.3 分区域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

3.2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结构

图3.7 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主体层级比例

3.3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来源与用途

3.3.1 债务资金来源分析

3.3.2债务用途分析

3.4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比率分析

3.4.1 负债率分析

3.4.2 债务率分析

3.4.3债务逾期率分析

3.5 地方政府性债务置换情况

3.6本章小结

第4章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4.1市级数据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响因素实证

4.1.1 理论分析与假设

4.1.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4.1.3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1.4基本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4.1.5考虑区域差异的实证结果分析

4.1.6经济刺激计划对债务影响的实证分析

4.2省级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响因素实证

4.2.1 理论分析与假设

4.2.2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4.2.3 计量模型设定

4.2.4普通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4.2.5差分GMM与系统GMM结果分析

4.3 基于定量结果的影响因素系统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1地方政府或有债务内涵分析

5.2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规模与比例

5.2.1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规模

5.2.2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比例

5.3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演化与成因

5.3.1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演化

5.3.2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成因分析

5.4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5.4.1指标选取

5.4.2 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5.5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国际管理经验与启示

5.5.1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管理的国际管理经验

5.5.2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有效管理启示

5.6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风险与绩效相关性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

6.1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评估

6.1.1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意义

6.1.2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相关理论

6.1.3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方法

6.1.4本章选取的方法

6.1.5基于综合指标法的风险评估

6.2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绩效评估

6.2.1 地方政府性债务绩效评估意义

6.2.2 地方政府性债务绩效评估理论与方法

6.2.3 基于DEA方法的绩效评估

6.3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与绩效相关性分析

6.3.1 基于风险与绩效相关性的矩阵分类

6.3.2 基于矩阵分类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6.3.3债务矩阵管理破解“风险预警悖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政策建议

7.1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目标与思路

7.1.1 有效管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内涵

7.1.2有效管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目标

7.1.3有效管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思路与路径

7.2 正确处理地方政府性债务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

7.2.1 处理好债务规模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7.2.2 处理好债务控制与城镇化间的关系

7.2.3 处理好债务管理与区域差异间的关系

7.2.4 处理好债务可持续与结构优化间的关系

7.3中央政府层面政策建议

7.3.1 加强立法以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体制

7.3.2 通过财税体制改革提高地方政府收入占比

7.3.3 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机制

7.3.4 优化政绩考核制度并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7.3.5强化债务的监控工作,把握变化趋势

7.4地方政府层面政策建议

7.4.1 完善债务的计划审批,控制或有债务

7.4.2 规范债务的筹集,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7.4.3加强债务的风险防范,降低负外部性

7.4.4利用矩阵管理思维,破解“风险预警悖论”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仲凡;

  •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大学;
  • 学科 金融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杨胜刚;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财政、国家财政;
  • 关键词

    政府性债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