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深圳市宝安区企业劳资关系协调研究
【6h】

深圳市宝安区企业劳资关系协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 要

Abstract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企业劳资关系协调研究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企业劳资关系的内涵

2.1.2 企业劳资关系主体的界定

2.1.3 企业劳资关系协调的内涵

2.2 企业劳资关系协调研究的理论视角

2.2.1 中国传统的和谐理论

2.2.2 产业民主和经济民主理论

2.2.3 现代产权理论

2.2.4 协商民主理论

2.3 企业劳资关系协调的法律和制度依据

2.3.1《宪法》与劳资关系协调

2.3.2 劳动法律法规与劳资关系协调

2.3.3《工会法》与劳资关系协调

2.3.4《公司法》与劳资关系协调

第3章 宝安区企业劳资关系协调的现状透视

3.1 宝安区企业劳资关系协调的演进

3.1.1 企业劳资关系的被动协调

3.1.2 企业劳资关系由被动协调向主动协调的转变

3.1.3 企业劳资关系的初步和谐

3.2 宝安区协调企业劳资关系的成效

3.2.1 在全国首先建立红黄蓝绿四级网格化管理机制

3.2.2 建立“区-街道”劳动关系联调机制

3.2.3 推行企业“约谈”机制

3.2.4 实行法律辅导常态化

3.2.5 建立业主信息平台

3.2.6 建立仲裁实体化延伸机制

3.3 宝安区协调企业劳资关系的有益探索及实证评估

3.3.1 宝安企业劳资恳谈协商制的产生

3.3.2 劳资恳谈协商制在不同类型企业中的实践与效果

3.3.3 劳资恳谈协商机制的实证性评估

3.4 宝安区企业劳资关系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3.4.1 企业发展困境致使劳资关系紧张

3.4.2 产业转型升级引发劳资关系协调问题

3.4.3 企业内部管理缺乏民主和平等的沟通机制

3.4.4 基层工会作用的发挥不到位

3.4.5 政府管理职能整合缺失

3.5 宝安区企业劳资关系协调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3.5.1 劳资关系动态管理和预警机制不健全

3.5.2 资强劳弱的失衡格局长期存在

3.5.3 工会组织力量薄弱

3.5.4 外来劳务工城市认同感低

第4章 国内外其它地区企业劳资关系协调经验借鉴

4.1 国外典型国家的企业劳资关系协调模式

4.1.1 美国的企业劳资关系协调模式

4.1.2 德国的企业劳资关系协调模式

4.1.3 日本的企业劳资关系协调模式

4.2 国内先进城市的企业劳资关系协调模式

4.2.1 上海的企业劳资关系协调模式

4.2.2 杭州的企业劳资关系协调模式

4.2.3“义乌模式”——义乌市总工会社会化维权

4.3 国内外城市企业劳资关系协调模式的启示

4.3.1 劳动立法完备

4.3.2 培育以“劳资自治”为目标的企业内部利益制衡机制

4.3.3 强化以政府监管为重点的外部利益制衡机制

4.3.4 工会在协调劳资关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3.5 强化资方社会责任感

4.3.6 在劳资关系管理中推行工业民主

第5章 进一步协调宝安区企业劳资关系的对策思考

5.1 企业劳资关系协调中政府作用的发挥

5.1.1 政府作为第三方“干预”劳资纠纷

5.1.2 加大劳动执法力度

5.1.3 建立社会多方参与的劳资关系协调模式

5.1.4 建立动态化的劳资信息管理和预警系统

5.1.5 积极培育和规范民间组织

5.2 企业劳资关系协调中工会的角色定位

5.2.1 积极推行企业工会领导直选制

5.2.2 建立健全工会社会化维权机制

5.2.3 加强社区工会组织建设

5.3 企业劳资关系协调中企业的应对措施

5.3.1 劳资恳谈协商机制的制度构建

5.3.2 增强企业进行劳资协商的动力

5.3.3 提升劳动者的参与热情与能力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