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
【6h】

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诚信的内涵

1.2.2诚信的价值

1.2.3诚信危机的原因与对策

1.2.4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及中西诚信文化比较

1.3研究方法

1.4论文结构

第二章 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本质规定及辩证关系

2.1诚信与诚信行为

2.1.1诚信的涵义

2.1.2诚信的语义结构

2.1.3诚信行为

2.2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的本质规定

2.2.2因利诚信的本质规定

2.2.2因义诚信的本质规定

2.3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的辩证关系

2.3.1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的区别

2.3.2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的联系

第三章 对因利诚信和因义诚信的道德评价

3.1正当性评价与善恶评价:道德评价的两个层次

3.1.1道德正当性评价与道德善恶评价的区分

3.1.2评价行为道德正当性的一般模式

3.1.3评价行为道德善恶的一般模式

3.1.4行为道德上正当与行为道德上为善的关系

3.2对因义诚信行为的道德评价

3.2.1对因义诚信行为的道德正当性评价

3.2.2对因义诚信行为的道德善恶评价

3.3对因利诚信行为的道德评价

3.3.1对因利诚信行为的道德正当性评价

3.3.2对因利诚信行为的道德善恶评价

第四章 诚信教育与诚信制度:促因义诚信的双重举措

4.1因义诚信:诚信认知与诚信德性的统一

4.1.1诚信认知:因义诚信的理智前提

4.1.2诚信德性:因义诚信的道德基础

4.2诚信教育:诚信认知的基本途径

4.2.1诚信教育的目标与限度

4.2.2基础性诚信教育与行业性诚信教育并举

4.2.3诚信教育终身化与教育方式的多元化

4.3诚信制度建设:培养诚信德性的必然举措

4.3.1诚信制度建设是培养诚信德性必然举措的缘由

4.3.2完善民商法中的诚信制度,培养经济当事人的诚信德性

4.3.3确立行政法中的诚信制度,培养政府工作人员的诚信德性

4.3.4合理安排主要社会制度,确保诚信制度的有效运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诚信的本义是诚实守信,在这两层语义中,诚实蕴涵守信,因此,诚信与诚实是两个等同的概念。依据行为动机,可以区分两种不同的诚信行为:因利诚信和因义诚信,前者基于个人利益的动机,后者基于诚信义务或崇尚诚信德性的动机。一种行为在道德上为善与一种行为在道德上正当是不同的,后者只强调行为与道德原则或有德之人的行为相契合,而前者涉及行为者的动机。因此,只有因义诚信行为才是一种道德上为善的行为。因义诚信是诚信认知和诚信品质的统一,其中,诚信认知是因义诚信的理智前提,诚信品质是因义诚信的道德基础。对诚信原则和诚信德性的认知属于理智德性的范畴,它通过道德教育来完成;诚信品质的培养则依赖于诚信制度,靠习惯来养成。在诚信制度建设中,诚信法律制度是关键。要培养人们的诚信品质,促成人们的因义诚信行为,我们不仅要将诚信原则纳入民商法体系,还要将之纳入行政法体系,而且,还要考虑主要社会制度的正义问题,只有确保主要社会制度的正义,才能确保诚信民商立法和诚信行政立法的有效运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