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受地下水影响的膨胀土渠道边坡破坏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
【6h】

受地下水影响的膨胀土渠道边坡破坏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膨胀土工程特性研究

1.2.2 膨胀土渠坡破坏机理研究

1.2.3 稳定性研究方法现状

1.2.4 加固方式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第二章 南水北调渠坡破坏模式研究

2.1 受风化节理状胀缩结构面控制的浅表层滑坍

2.1.1 破坏类型分析

2.1.2 案例分析

2.2 受上层滞水界面和大气干湿循环影响的的滑坡

2.2.1 破坏类型分析

2.2.2 试验段的选取

2.3 一般层理状结构面控制的深层滑坡

2.3.1 破坏类型分析

2.3.2 案例分析

2.4 膨胀土渠道边坡破坏特点

2.5 本章小结

3 第三章 膨胀土的力学特性研究

3.1 膨胀性试验

3.1.1 自由膨胀率试验

3.1.2 膨胀率试验

3.1.3 膨胀力试验

3.2 干湿循环剪切试验

3.2.1 直剪试验

3.2.2 干湿循环直剪试验

3.3 渗透试验

3.4 土水特征曲线

3.5 本章小结

4 第四章 地下水影响下的膨胀土边坡破坏机理

4.1 理论计算方法

4.1.1 土与大气相互作用计算方法

4.1.2 渗流计算方法

4.1.3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4.1.4 滑动面选择方式

4.2 大气干湿循环显著影响区深度确定

4.2.1 数值模拟分析

4.2.2 现场监测

4.3 渗流场及边坡稳定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第五章 综合防护加固机理

5.1 膨胀土渠坡综合防护结构设计

5.2 综合防护结构作用分析与稳定性

5.2.1 渗流和安全稳定性计算分析

5.2.2 土工格栅作用机理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膨胀土是一种亲水性强,遇水膨胀的土体,易造成工程破坏,是地质灾害发生主要诱因之一,同时也是一项全球性的治理难题。南水北调是国家解决北方缺水的重要战略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全程长1277公里,但其在南阳、沙河等地区共穿越了387公里的膨胀土地带,对其渠道边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而解决南水北调膨胀土渠道边坡问题成为该工程的重中之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南北北调膨胀土已展开了很多研究,但其都是对于膨胀土的开裂特性,降雨入渗,及内部软化结构面等多方面进行探讨,而鲜有考虑到地下水对于南水北调渠道边坡的影响。
  本文经过对南水北调中线的勘查,总结了渠道边坡的破坏形式,通过试验得出膨胀土的物质组成、化学成分及基本物理性质,分析其膨胀土地质特征。通过对南水北调边坡的破坏形式和开挖渠坡的胀缩结构面研究,把南水北调渠坡的破坏模式总结归纳为3大类,用以认识膨胀土破坏类型与指导膨胀土渠道边坡的加固方案。对南水北调中线膨胀土进行现场取样,进行了大量室内试验,重点研究了其胀缩性能、受干湿循环影响的抗剪强度变化、渗透系数和土水特征曲线。根据试验段实际工况建立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数据分析渠道边坡的显著影响区深度,分析其渠道边坡内的渗流场分布情况,并耦合边坡稳定性对其安全系数进行验算,得出其渠道边坡破坏机理。从而针对其破坏机理,提出了一套适用一级渠坡以上的内外结合排水+土工格栅加筋体+坡面三维植草的综合防护措施,分析了加固机理措施。
  本文总结了南水北调渠道边坡的破坏模式,分析确定了大气干湿循环影响区深度,从上层滞水和大气相互作用影响等方面,分析其渗流场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安全稳定性,揭示膨胀土渠道边坡的破坏机理,并针对的提出一种综合防护方案,希对南水北调工程膨胀土的研究与防护治理有指导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