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族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研究——以黔东南郎德上寨为例
【6h】

民族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研究——以黔东南郎德上寨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 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学术研究动态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和主要理论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六、重难点和拟创新点

七、个案点的选择

第一章 郎德上寨特色村寨建设的现状

一、村寨概况

二、村容村貌

三、民居保护

四、传统道德

五、村落文化

六、社区建设

七、社区保障

第二章 特色村寨建设的实施与参与主体

一、政府主导

二、旅游开发商

三、村民参与

四、社区参与

第三章 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政策支持

二、旅游形式单一且资源利用率低

三、村寨保护与村民需求的矛盾

四、旅游带来的文化涵化与变迁

第四章 对策

一、政策支持

二、整合旅游资源、拓展旅游类型

三、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把传统文化作为特色村寨建设的核心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 录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录B 郎德上寨图片

展开▼

摘要

在民族旅游大发展背景下,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此前提下,本文以郎德上寨的特色村寨建设为研究点,运用文化生态学理论和文化变迁理论,结合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搜集资料,对村寨建设过程中的村容村貌、民居保护、传统道德、村落文化、社区建设和社区保障相关事项进行论述,并对村寨建设主体政府、旅游开发商和社区集体以及村民在村寨建设进程中所做工作进行研究,分析特色村寨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将传统文化作为村寨建设和旅游开发的核心价值的观点。正文共五部分:
  第一章基于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和相关文献记载,对郎德苗寨旅游发展背景下村寨建设现状进行全面描述,在丰富个案的同时,也展示了一个传统社区村寨建设过程,以及了解村寨的自然和文化环境的保护现况。第二章从村寨建设主体,包括政府、旅游企业、社区集体和社区居民四方面论述他们在村寨建设进程中对村寨建设实施的具体举措。第三章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和文化变迁理论,剖析郎德苗寨在民族旅游背景下村寨建设和文化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有(一)缺乏政策支持;(二)旅游形式单一,资源利用率低;(三)村寨保护与村民需求的矛盾;(四)旅游带来的文化涵化与变迁。第四章,基于上述问题分析,提出将旅游发展、村寨建设和村寨文化保护紧密结合的具体措施,即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将村寨丰富的旅游资源善加利用,拓展旅游类型,进一步加强文化保护工作,将传统文化作为村寨建设与旅游开发的核心价值贯彻始终,以实现郎德上寨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文章得出结论,在民族旅游背景下,特色村寨的建设及村寨的可持续发展将始终建立在传统文化保护的基础之上,社区和村民的参与是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村寨建设不仅要发展经济,而且要保护民族的文化精髓,是整个文化所在社区的活态保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