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调查与研究——以湖北恩施自治州鹤峰县为例
【6h】

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调查与研究——以湖北恩施自治州鹤峰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目标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七、创新点

第二章 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调研过程介绍

二、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表征及动因分析

三、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问题

第三章 改善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二、加强武陵山片区教师间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合作

三、改革与创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五、加强校家间的通力协作

六、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教育

七、加强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研究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 录:访谈提纲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为社会所关注。专家学者对其研究也随之丰富起来。但他们的眼光往往更多的聚焦在发展程度较高的内地沿海城市,而对“老、少、边、穷”民族地区中小学很少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较为严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不及发展程度较高的内地沿海城市的中小学生,尤其来自民族地区乡村的少数民族学生,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因此,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以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为例,对此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整体了解,并对其中5所学校,从学生心理问题及原因与学校心理教育状况及原因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主要心理问题表现为:自卑、胆小怯懦、嫉妒、神经质倾向、行为习惯不良、厌学、孤僻、适应力差、烦躁、青春期心理异常等。其主要原因为:成长阶段心智不健全、辨别是非能力差;生活、学习压力影响;自制力差;撤点并校的学生差异;留守;寄宿;父母离异等。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缺陷在于:组织机构不健全,保障机制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很多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心理健康教师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家庭教育课的学校少,教材缺乏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缺乏等。其主要原因有三方面:第一,环境影响,包括发展的不均衡、社会不良风气不良信息的影响以及社会关注度不高;第二,教育部门、学校问题,包括领导不重视、体制机制不健全、教师队伍欠专业、教育方法和手段不科学;第三,家庭教育的误区和盲区,包括缺乏亲情、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改善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1、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2、加强武陵山片区教师间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合作;3、改革与创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5、加强校家间通力协作;6、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和教育;7、加强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研究等。

著录项

  • 作者

    张文军;

  •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
  • 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田晓红;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国;
  •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